商家销售过期医用口罩,生产销售劣质口罩、天价口罩,销售劳保口罩冒充医用口罩,谎称有口罩进行销售的新闻,令人心寒。
近一段时间以来,是不是没事就在刷口罩。各个标准的口罩全线断货,可以朋友圈中总能找到各种“货源”。在报道中也难免看到商家销售过期医用口罩,生产销售劣质口罩、天价口罩,销售劳保口罩冒充医用口罩,谎称有口罩进行销售的新闻,疫情防控期间口罩紧缺,却有部分商家、个人为牟取暴利,欺骗大众,令人心寒。
热闻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查办4500多家哄抬口罩价格企业
25日上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维护市场秩序,支持复工复产工作情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唐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保价格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查处哄抬口罩价格行为,截至24日,已经查办4500多家企业。
唐军指出,对于其他的医疗防护用品和关系民生的重要商品,市场监管部门现在正在立案的有11000多家,查出的都及时曝光,有的在全国媒体曝光,有的在当地媒体曝光,这是市场监管部门发挥的作用。企业自觉地采取行动,电商平台也把好价格关。据初步了解,参加到市场监管部门这个行动中的电商平台,下线了20多万只价格异常的口罩,涉及到36000多户门店。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存在侥幸心理的商家不在少数。
热闻二:口罩进销差价率400%!北京这家药房被罚50万
据悉,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接群众举报,辖区内的北京达因仁大药房在1月24日前后大幅提高店内口罩销售价格,涉嫌哄抬物价。因春节期间该药房未开业,执法人员多次联系都未能进入其销售区域进行检查。后来联系到该店法定代表人张某,才于2月3日进入药房经营场所开展检查。
进价每包4元的一次性口罩,以20元每包的价格售出,进销差价率达400%。记者从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获悉,北京达因仁大药房因在疫情防控期哄抬价格,被罚款50万元。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表示,违法经营者将被纳入“黑名单”,实施信用联合惩戒,同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各类违法现象,对投诉举报属实的举报人也将给予重奖。
人性经不起考验,但中医却是经过时间的沉淀。
热闻三:云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96.6%应用中医药治疗
2月25日,云南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场)新闻发布会。相关工作人员在发布会上介绍,云南中医药系统作为疫情防治中的一份子,第一时间成立省级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第一时间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扎实开展中西医协同协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2月24日24时,云南共有确诊病例174例,168例应用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96.6%;累计治愈出院124例,其中中医药参与治疗118例,出院患者中医药治疗率达95.3%。
此外,云南多个州市中医医疗机构向公众、一线工作人员免费发放中药汤剂100万人份,调配中药约24.1万剂。云南中医药企业也向相关部门、机构捐赠抗疫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预防方等,多家中药制剂企业全线复工复产。
疫情一日没解除就一日不可懈怠。
热闻四:海南卫生健康委员会:个别患者出院后复检病毒阳性
据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月中旬以来,海南省疫情波动中持续下降,近期本地感染病例占比较高,疫情由输入为主已发展为以本地感染发病为主。本地疫情仍将集中在前期报告病例较多的市县,也不排除发生新的疫点。
由于病例发现、传染源调查、密接追踪等工作将较为复杂,因此防控建议所有出院病人均集中隔离观察14天,并在隔离期满时进行咽拭子和粪便同时检测阴性时才能解除隔离,在出院满4周时再进行复诊复查。
热闻五:国家卫健委:全国23个省份无新增病例
2月25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通报,2月24日0-24时,除湖北以外,全国新增确诊病例9例,新增疑似病例157例,新增死亡病例3例,重症病例数减少34例。
湖北省以外,有7个省份新增确诊病例数均在2例及以下,23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无新增确诊病例。
对于祖国的花朵马虎不得,一定要谨慎对待。
热闻六:卫健委: 校园实行封闭管理 严禁学生提前返校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确定开学时间,严禁学生提前返校。院校开学前做好预案和监测设备准备、隔离空间预备、环境卫生改善等工作。
开学后学校医务室加强监测,对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确诊病人有过接触以及有相应症状的学生,采取单独隔离措施。开展“晨午晚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对因病缺勤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校园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校外人员进入,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轻松心态看安全阅读身边大小事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