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则“雾霾成因引专家与官员撕逼”的消息在网络上爆红,不仅是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撕逼大战”再现,更是对目前雾霾治理的不力,监管、整治方互相踢皮球的反馈。
11月底至12月初的几天,京津冀地区爆发了一轮“强力”雾霾,一举刷新由沈阳保持的800微克/立方米的污染记录,为我国再夺一个“世界第一”!另外还要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预计12月6日开始华北部分地区会再度迎来雾霾,让我们期待更好的“成绩”出现!
根据预报,12月6日至9日,京津冀及山东、河南、山西部分地区将出现较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受此影响,北京、天津、石家庄、廊坊、邯郸、邢台、保定、唐山、沧州、衡水、太原、临汾、长治、济南、德州、聊城、菏泽、郑州等城市可能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
我们对于各种污染的预报可谓是见怪不怪了,而今日的一则“雾霾成因被找到”的消息倒是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热了?原来环保部官员所称的雾霾缘由和环境专家所说竟莫衷一是。
官员、专家说法互相“撕逼”
环保部之前承诺,力争年底所有省会城市完成PM2.5来源解析工作。记者回访推进情况了解到:环保部完成了9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源解析工作,其中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石家庄、南京是燃煤,天津、上海、宁波分别是扬尘、流动源、工业生产。
以北京等地近期的重度雾霾为例,环保部门专家认为与采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密切相关。住建部门有关官员则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不是供暖。中国气象局专家认为,主要是外来输送。而北京市环保局不久前刚发布报告认为,雾霾成因中北京本地产生约占七成。
雾霾成因说法相互“打架”,由来已久。以众所关注的机动车与雾霾的关系来看,中科院研究员张仁健几年前认为,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但北京相关部门则认为,机动车排放、燃煤和工业生产位列前三。更有专家甚至认为,连“厨房做饭”都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引起争论。
你们先撕 我们戴口罩去了
不管雾霾的成因真的是汽车尾气、工业生产还是什么焚烧秸秆炒菜做饭,总之雾霾是存在的,且会长达几十年一直存在。不管这些所谓的原因是几方互相推卸责任的戏法还是撕逼,雾霾都不会因此而减少。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出门戴口罩、回家净化器已然成为很多北方市民的新兴生活方式,口罩在很多城市俨然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了。网友因此还编出搞笑小段子:厚得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事实再次证明:雾以吸为贵!各大社交媒体上一时间被雾霾刷屏,伴随着标注性建筑物“消失”的“雾霾奇观”,名人们率先行动,在提倡爱护环境从自我开始的同时,纷纷告诫粉丝在雾霾天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出门必须戴上防霾口罩。微博上不少名人还特地为粉丝在自营店铺里开设了特价防霾口罩专区。
据说现在有的人已经为自己家甚至办公室装上了“新风机”这种神器。根据宣传,这种机器目前国内没有技术生产全部来自进口,不仅价格昂贵高达数万元,而且安装麻烦需要专业人员施工。其效果相当于给房子戴个口罩,能够防护雾霾。至于谁会安装这么麻烦的机器?谁会用的起如此昂贵的设备?恐怕大家心里都很明白。还是给自己花上几十元买个口罩吧,更适合我们。【防霾口罩 逸活】
责任编辑:罗敏
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致畸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