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失独老人的心理是什么样的

“与死亡俱来的一切,往往比死亡更骇人。”培根的这句话,有一群人理解的更彻底。他们大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只生育一个孩子,二十多年后一场意外,结束了孩子的生命,同时也夺去了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经历着巨大的精神折磨,日夜思念孩子,孩子是他们心中无法触及的痛。他们就是所谓的“失独老人”,需要我们的关爱。关于失独老人,你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失独老人

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家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

作为老人的儿女要多学习掌握

老人心理健康的小知识

,感受老年人的世界,帮助他们摆脱失独心理的困扰。

失独老人的心理特征

1.认知特点

失独老人在认知上主要表现为:糟糕至极和绝对化。如,“别人过节,我们过劫”,他们将痛苦极度扩大化,用消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感觉活着没奔头了”,即认为孩子是生活的动力,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目标,没有了孩子,生活就没什么意思了。“今后谁走得早,谁就有福”,可见,他们将有限的生命看成是精神的煎熬,盼望着生命的早日结束。“感觉自己被社会抛弃了”,表现极度的不安全感和孤独感,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没有了健康的完整家庭,缺失了与孩子的交往机会,不再适合于社会的温暖大家庭模式,实质上是他们自己在排斥着接触社会。“我们中所有人都是病人,所有人也都是医生”,可见,失独老人一方面经历着精神的折磨,渴望被人安慰和理解,另一方面又相互给予支持,依赖身边同命相连的人。他们认为,相同的经历使他们有相似的感受,能够真正的相互理解。他们可以放下内心的猜疑、敌意和不安全感,相互间的鼓励和劝告,让他们感觉更可信,更容易接受。尤其是当遇到经历比自己更坎坷的老人时,他们又自觉充当医生,来劝慰他人。

2.情绪特点

失独老人的情绪表现为:极度抑郁、敏感,易动怒,恐惧,痛苦和孤独。在刚开始的一段时期,他们极度抑郁,并有严重的恐惧障碍,他们恐惧各种因素,如恐惧与亲人别离、恐惧见到以前的朋友、恐惧死亡等。严重的甚至不敢再出门,不敢乘车,他们怕再出现意外,整天担惊受怕,小心翼翼的活着。他们的精神极度敏感和脆弱,常会为普通人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而失声痛哭,情绪极不稳定。并且心理容忍度变小,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都很容易生气,典型的神经质倾向。当他们慢慢适应了这种孤独后,就会变得沉默寡言,态度冷淡,之前感兴趣的活动也没有了吸引力,淡然一切。

3.行为表现

失独老人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自闭、不愿与人来往和回避倾向。每年过节,这些老人会闭门不与外界往来,碰到亲友结婚、做寿、给小孩摆满月酒时更是如此,他们从来都不会去参加这些喜庆的活动。生活中他们很少与邻近的正常老人交往,因为老人们的聊天话题经常是儿孙,一提到孩子,他们会背过身偷偷地抹眼泪,甚至心理承受力弱的会立刻转头就走。所以感觉与其他老人格格不入,与其伤心还不如早些回避,就产生了自闭行为。也有的失独老人干脆卖掉房子,移居他乡,而越是回避,心理的症结就越难疏解。

如果社会不及时关注这些“失独老人”的状况,他们很容易成为社会的孤舟,独自漂泊。而热闹的生活方式不能减轻“失独者”的痛苦,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排斥和反感。因此,对

老人心理

上的救助最重要。物质和生活上的救助则作为辅助作用。

怎样帮助老人远离失独心理

1.心理救助

“失独者”心里伤痛的愈合,仅靠周围朋友的劝慰是不彻底的,他们需要“精神自养”(即老年人凭借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积极有益的活动交往,实现精神的愉悦、满足和发展)[3]。然而精神自养的前提是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他们接受现实,恢复自我。目前治疗效果最好的是“心理剧”,剧中引导父母将孩子交托出去。“心理剧”主要来源于现实中失独家庭的真实情况,因此根据不同的家庭编制不同的“心理剧”。剧中,先有演员扮演家庭中的父母和孩子,在失独老人面前上演曾经的真实生活故事,要特别把出事前及出事中的场景做特写,老人可能有看不下去的冲动,甚至会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时不要任何阻止,让他们情绪自然发泄,之后,让现实中的失独父母面对去世的孩子做最后的告别(去世的孩子由演员来演),咨询师一定要引导父母说出一直藏在心理的话,包括愧疚和思念。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卸下心理的包袱,才能重新接受生活。咨询师要多去引导失独老人,走出孤独,走向正常的生活。

2.文化滋养

作为影响社会的大众传媒,如影视、报刊、网络等。首先,影视上,应该针对这些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拍摄具有积极意义的相关影片,影片中的失独老人在全社会爱的滋养下,勇敢的走出困境,积极生活,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有意义,让现实中的失独老人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其次,报刊及网络上也应该多刊登有关失独老人心理问题状况,并且提供具体的自助措施,鼓励失独老人学会精神自养。另外,作为影响力最广泛的电视广告行业,更应该多去拍摄有关关爱失独老人的公益广告,让失独老人感受社会上对他们的重视和走出困境并正常生活的期盼。

3.物质救助

如果想要“失独老人”正常的生活下去,经济资助和养老机制都要密切配合。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了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新增了“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这一规定,可见国家也开始关注和帮助“失独老人”的生活。北京市的“暖心计划”,自2012年起的未来三年,为每位失独老人每年出资2 800元,并购买综合性保险。2012年7月,石家庄市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失独家庭在生活上每人每年可领取1 800元补贴,但条件是女方达到49周岁而男方55周岁,五年后生活补贴将增加到6 000元[4]。其他地方也陆续出台各类特别扶助金制度,为失独老人提供经济生活保障。然而,有些制度规定还不是很现实,尤其是年龄的限制,可能会使达不到年龄,又没有收入来源,又有疾病缠身的失独老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所以制度的提出应该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切实保障失独老人的各类需要。

4.养老救助

关于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2012年9月份,民政部已经做出承诺,针对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可以参照三无老人(即城镇居民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其赡养人和扶养人不存在或没有能力扶养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但是,失独老人不同于三无老人,他们曾经有儿女,只是中途又丧失了,这种现实生活经历让他们难以接受,精神上遭受着痛苦折磨。有调查发现,失独老人不愿意入住现有的普通养老机构,他们喜欢抱团取暖,渴望同类共居,希望社会能为失独老人建立专门的养老院。因为失独老人具有共同的生活遭遇,他们有共同的交谈话题,生活在一起时,有归属的感觉,彼此心里会消除戒备。北京的“新希望家园”,正是满足这些失独老人的愿望,让老人在里面找到生活的新希望。因此,全国各地都要积极建立专门的失独者养老机构,并且机构中要设有心理健康中心,当失独者有任何心理问题,都可以在其中得到帮助。

失独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庞大社会群体,曾为我国人口政策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现在他们正遭遇着现实困难。“独自凄凉无人问”是失独老人最惧怕的生活状态。我们要充分了解各类

老人心理

问题,莫让失独老人成为社会的孤舟,独自漂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社会上的一员要齐心协力,共同为失独老人搭起照亮黑暗的明灯,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孤独和悲伤,走向光明,在全社会的关爱中,让失独老人找到精神的慰藉和现实的资助,安度好晚年。


责任编辑: 慕丹萍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