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家庭电路布线知识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用电器越来越便宜,因此家家都购买了各种各样的电器。老线路己不适合现今用电的要求,因此装修时,都会对线路重新布线。可是怎样布线既安全又实用呢,下面跟小编了解一下家庭电路布线知识。

布线方式

根据敷设方式的不同,通常可将室内配线分为明敷设和暗敷设两种。明敷设指的是将绝缘导线直接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或将绝缘导线穿于导管内敷设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及桁架、支架等处。暗敷设指的是将绝缘导线穿于导管内,在墙壁、顶棚、地坪及楼板等内部敷设或在混凝土板孔内敷设。室内常用配线方法有:导管配线、塑料护套线配线等。

布线原则

室内布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室内配线及电器、设备必须保证安全运行,保证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和室内电器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保证施工和运行操作及维修的方便,室内配线及电器设备安装应有助于建筑物的美化。

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或成束,应紧贴敷设。

2、导线长度应尽可能短,可水平架空跨越,如两个元件线圈之间、连线主触头之间的连线等,在留有一定余量的情况下可不紧贴敷设面。

3、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当必须交叉时,可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

4、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90°。

5、上下触点若不在同一垂直线下,不应采用斜线连接。

6、导线与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露铜不大于1mm。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7、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8、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9、导线截面积不同时,这将截面积大的放在下层,截面积小的放在上层。

10、多根导线布线时(主回路)应做到整体在同一水平面或同一垂直面。

布线注意事项

一、电线的选择

1、电路线径计算:

进户线10平方,照明线1.5平方,普通插座2.5平方,空调线4平方。

2、厨房、卫生间用电较多且功率大,所有插座及浴霸电线最好都用4平方的。

3、强电导线的选择

(1)绝缘良好的单股铜芯导线)

(2)电线最好都用熟胶线,耐腐蚀性强。

(3)劣质的铜芯尺寸往往比正规厂的尺寸小,而外包绝缘皮厚。

(4)真线外皮包得紧,用手搓外皮不会转动,假线外皮与铜导线会脱离。

(5)注意工长爱耍小聪明,买线也是好坏掺着买。

(6)火线“红色”,零线“黑色”,地线“黄色”或“蓝黄色”。

二、终端面板安装

1、开关:

底边距地宜为1300mm,不要装在门背后

空调的控制开关只能在电源端。在线路上是不允许加的。

2、插座:

多多宜善;大功率电器如电烤箱等用16A插座;

通常插座底边距地宜为300mm。

挂壁空调插座底边高1900mm,电视机插座底边高650mm。

脱排插座底边高2100mm,厨房插座底边高950mm,

挂式消毒柜插座底边高1900mm,洗衣机插座底边高1000mm。

3、区隔:

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三、电线穿线、接线

1、应该等到PVC管安装好后,再统一穿电线。

现在工人都是边穿电线边接管,很难保证以后电线可以顺利的更换。

2、同一回路电线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总根数不应超过4根。

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不应超过管内径截面积的40%。

3、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线头要留有余量150毫米。

4、接线应该是先进行涮锡,然后再用胶布缠绕7圈,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5、管内穿线应分色。火线红色,零线兰色或黑色,接地线为黄相间双色线。

6、面向插座,上零下火或左零右火,接地为2.5平方的双色软线。

7、连接开关、螺口灯具时,应该相线先接开关。

8、有的装修公司不穿地线(用4分管,地线根本穿不进去),绝对危险。

对于金属外壳的电器来讲,一旦漏电,谁碰到谁就是地线。

9、电暖器安装不得使用普通插座,不得直接装在可燃构件上。

10、卫生间插座安装防溅盒。

11、在走线的位置作出标记。开槽埋线后,封墙前,拍照片留证(特别是厨卫)。

完工后给出完整电路图,方便日后维修

今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对家庭电路布线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还要提醒您为了家居安全,还应注意其他的家居装修知识


责任编辑: 孙殿伟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