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室内如何有效防噪音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购买和居住新房以后发现了噪音污染问题,而且难以解决。噪音问题成为困扰生活和影响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控制室内噪音污染应该从买房和装修开始,这样家居噪音问题会迎刃而解,还您一片安静的环境。

噪声

噪声是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般噪声高过50Db(A),就对人类日常工作生活产生有害影响。具体危害如下:

1.听力损伤:噪音是伤害耳朵感声器官(耳蜗)的感觉发细胞,一旦感觉发细胞受到伤害,则永远不会复原。

2.引起心脏血管伤害:急性噪音暴露常引起高血压,在100分贝十分钟下肾上腺激素则分泌升高,交感神经被激动。暴露噪音70分贝到90分贝五年,其得到高血压的危险性高达2.47倍。

3.噪音对生殖能力的影响:噪音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化学物质,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长时间的噪音污染可以引起男性不育;对女性而言,则会导致流产和胎儿畸形。

4.噪音影响睡眠: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环境噪声会使人不能安眠或被惊醒,一般来说,40分贝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分贝可影响50%;而突发动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衰弱症候群等。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50^-60%以上。

5.噪音对心理的影响:在高频率的噪音下,一般人都有焦躁不安的症状,容易激动的情形。

室内如何防止噪声

1.解决卫生间的PVC下水管传声问题,可以在水管上包覆吸音板,或者在装修时在下水管道外安装龙骨支架,然后在外面钉上吸音板,还可以在吸音板里面粘上一层海绵或者聚氯乙烯泡沫板,厚度应在1cm以上。

2.地面使用实木地板的隔音效果好一些,如果楼板隔音效果太差,在铺装地砖时应该采用地面浮著隔音工艺,可以大大降低楼板传声。在地面或者在通道部分铺装地毯也可以降低噪声。还可以用专业的隔声材料做专门的隔音吊顶。

3.木质家具的纤维多孔性使它能吸收噪声,购置家具时可适当考虑,装修中使用软木地板也是一种有效选择。

4.使用布艺来消除噪声也是较为常用且有效的办法。试验表明,悬垂与平铺的织物,其吸音作用和效果是一样的,如窗帘地毯等,以窗帘的隔音作用最为重要。另外是铺设地毯,其柔软的触感不但能产生舒适温馨的感觉,而且能消除脚步的声音,有利于人们休息。在卧室,为了保证宁静的休息环境,应选用质地厚实的窗帘帷幔织物,控制光线和外界噪声

5.选择效果好的隔音窗。90%的外部噪声是从门窗传进来的。现在比较流行的方法是选用中空双层玻璃窗、隔音膜隔音玻璃,塑钢平开密封窗,可以隔离70%~80%的噪声,而普通的铝合金单层玻璃窗只能隔离30%~40%的噪声。

6.外阳台进行改造,应该进行墙面和阳台窗的隔声处理,不但可以防止室外噪声的传入,还可以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7.墙壁粗糙点:墙壁过于光滑,室内就容易产生回声,从而增加噪声的音量。因此,可选用壁纸等吸音效果较好的装饰材料,还可利用文化石等装修材料,将墙壁表面弄得粗糙一些,可减弱噪声。另外,墙壁、吊顶可选用隔音材料,如矿棉吸音板等。

8.注意墙面孔洞的空气传声。一些房屋墙面的电线盒、插座盒是相通的,会成为墙面传声的通道,还有空调孔等等,如果在装修中没有认真处理,也会成为传声通道。

9.利用室内摆放的绿色植物降低噪声。可以在临街的窗台、阳台摆放一些枝叶比较多的绿色植物,也能够降低噪声的传入。

10.家庭墙面在装修时可以进行隔声处理,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吸音棉和石膏板做一层隔音墙,或者使用隔音板等专业的隔声材料。

11.注意进户门和室内门的隔声。选择质量较好的防火隔音门,可以隔离掉30分贝左右的噪声。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在 装修时应该注意室内门的隔声效果,减少家人生活的互相影响。

今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对室内如何有效防噪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还要提醒您为了居家安全,还应注意其他的家居装修知识。


责任编辑: 刘长利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