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更好地做好我市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应急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市园林绿化局结合全市野生动物保护的具体实际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
为了更好地做好我市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应急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市园林绿化局结合全市野生动物保护的具体实际,制定了《北京市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八月十一日
北京市突发陆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目录
1 总则
1.1 现状
1.2 指导思想
1.3 基本原则
1.4 编制目的
1.5 编制依据
1.6 野生动物疫情分级
1.7 适用范围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北京市防治野生动物疫病指挥部)
2.2 市野生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3 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心
2.4 各区县及相关单位
2.5 市野生动物疫情防控专家顾问组
2.6 市野生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
2.7 现场指挥部(参照北京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3 野生动物疫情预警
3.1 预警分级
3.2 预警的发布与解除
3.3 预警响应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的原则
4.2 基本响应
4.3 分级响应
4.4 扩大应急
4.5 未发生野生动物疫情地区的应急响应
4.6 响应结束
5 野生动物疫情报告与监测信息的发布
5.1 野生动物疫情的报告
5.2 野生动物疫情监测信息的发布
6 后期处置
6.1 生态恢复与重建
6.2 奖励与补助
6.3 责任
6.4 总结和调查评估
7 疫情应急处置的保障措施
7.1 技术保障
7.2 队伍保障
7.3 物资保障
7.4 经费保障
8 附则
8.1 名词术语
8.2 预案管理
8.3 预案实施
9 附件:
1.北京市突发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
2.北京市野生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图
1 总则
1.1 现状
野生动物种类多样,生物学特性各异,生活习性不同,生存环境复杂,又是某些疫源的天然储主,携带的病原体如果建立起疫病的传播途径,并造成人畜共患,可能导致野生动物种群、家畜家禽乃至人类出现重大疫情。野生动物疫情一旦发生,其具有突发性高、持续性强、流动性大、处置困难的自然灾害特性,将直接危及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1.2 指导思想
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坚持“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密切配合,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群防群控,依靠科学、依法防治、果断处置,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迅速控制、减少损失”的指导思想。
1.3 基本原则
1.3.1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与防控工作遵循属地管理为主,做到“勤监测、早发现、严控制”。在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市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配合,以专业人员为骨干,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野生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各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配合同级畜牧兽医及卫生部门组织实施对野生动物疫情的防疫、控制和扑灭等应急工作。
1.3.2疫情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野生动物疫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疫情实行分级管理。
1.3.3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野生动物疫情的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准备工作。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野生动物疫情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建立和完善野生动物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组织建设,提高对野生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1.3.4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加强与畜牧兽医、卫生、出入境检疫等管理机构的协作,及时沟通信息,共同做好疫情的应急处置,防止野生动物疫情的传播。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单位要及时通报疫情监测情况。
1.3.5依靠科学,加强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科研和培训工作,为突发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提供科技保障。
1.4 编制目的
为维护首都生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构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防控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基础工作,确保在突发野生动物疫情时,能够及时调动包括行政、技术在内的社会各方面资源,采取严格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野生动物疫情,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造成的损失。
如果想了解相关法规解析和案例可关注佰佰安全网的安全说法频道。让你的生活更安心。
责任编辑:赵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