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关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2017-11-18 09:45:49
1824人阅读
导语:

摘要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和《中医住院医师培训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大纲。

关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发布部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文号:

总则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和《中医住院医师培训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大纲。

一、培训对象

(一)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从事中医住院医师工作的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具有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的中医住院医师。

二、培训目标

经过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达到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三、培训年限

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五年。往届本科毕业生按其毕业年份及临床工作实际水平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非本科毕业的中医住院医师,按其取得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年份及现有知识和能力,比照相应各届本科毕业生的要求确定年限。

四、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进行培训,参照目前中医院科室设置情况,现阶段暂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中医眼科、中医耳鼻咽喉科、推拿科、中医皮肤科、中医肛肠科、中医骨伤科等11科。

(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补缺培训,同时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以及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三)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在岗实践训练,主要在科室负责人和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科基础培训,时间为三年。培训对象参加本学科及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为专业定向培训,时间为两年。在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工作的各种技能,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使培训对象全面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能担负住院总医师工作,达到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五、考核项目和办法

(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项目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时间、专业技能、医学理论、专业外语、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等。

(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类型:

1.轮转考核。中医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该科室主任对其在本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

2.阶段考核。中医住院医师完成第一阶段培训后,由医院负责对其进行本阶段各项培训内容考核,并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各项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3.考试。对各项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或委托相应机构定期组织考试,成绩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4.综合考核。中医住院医师完成全部培训计划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或委托相应机构对中医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的全面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合格者可取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三)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学分制,每年100学分,五年500学分。年度学分分配:临床实践时间15学分,临床医疗工作能力55学分,专业理论20学分,专业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根据统一安排分别参加考试,每年10学分。

(四)各项考核要求:

1.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参加本单位年度考核,合格者在培训考核手册上记录。

2.临床实践时间的考核,按年度参加医疗实践时间计算。除国家规定公假以外,病、事假超过30天者,临床实践时间依次延长。

3.临床医疗工作能力的考核:

(1)考察病历、医嘱、处方等医疗文件的书写能力。

(2)考察体检技能,评定体检手法的规范性、准确性及阳性体征的发现水平。

(3)考察中医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的能力,全面分析及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的能力。

(4)考察临床工作中(包括门诊、急诊和病房)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熟练使用抢救仪器、药品等应急能力。

(5)考察本科临床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与准确性,常用方药的熟练应用程度。

(6)考察正确地掌握临床检验指征及其他医技检查报告的临床意义。

(7)考察病房管理能力。

(8)考察临床教学能力,包括指导实习、进修医师临床工作,授课等。

(9)考察临床科研能力,包括文献综述、病历报告分析、参加临床科研等。

4.专业理论的考核,主要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考试,考试科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考试成绩合格后授予相应学分,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5.专业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应用等考核,主要是参加相关的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后,授予相应学分,记入培训考核手册。

附件一:中医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内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既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各科的基础。内科学的范围很广,包括心、肝、肺、脾、肾等系统的疾病。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培训方法

对中医内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内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中医内科范围内的各专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内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准确询问和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基本掌握门、急诊常见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基本了解,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内科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的培训为中医内科的提高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于专科的培训。培训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内科常见病的各项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掌握内科部分疑难重症的诊断和处理,在第五年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指导学习、进修医师工作,开展小讲课,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胸痛、心悸、胸痹、血证、自汗、盗汗、不寐、感冒、咳嗽、肺痈、哮病、喘病、肺胀、肺痞、痰饮、郁证、胃痛、噎嗝、呕吐、呃逆、泄泻、痢疾、腹痛、便秘、呕血、便血、虫证、水肿、淋证、癃闭、消渴、遗精、耳鸣耳聋、胁痛、腹痛、黄疸、■(Zheng)瘕、积聚、鼓胀、眩晕、头痛、中风、厥证、脱证、痫证、瘿病、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癜、虚劳、萎黄、内伤发热、发热、痹证、痿证、各种中毒等。

病种: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风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各种常见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各种休克、高血压病、高血压脑病、脑血管意外、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胸膜炎、呼吸功能衰竭、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功能性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胆石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尿路结石、肾衰、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低下、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

要求了解:

心肌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气胸、肺癌、食管癌、结肠癌、胰腺癌、肝脓肿、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内科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掌握上述病证、病种的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常用辅助检查的指征及临床意义。

精读:《实用中医内科学》方药中等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实用内科学》上海医科大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有关章节。

选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温病条辨》、《临证指南医案》、《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脾胃论》、《丹溪心法》、《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症状鉴别诊断学》钱惠等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内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了解内科领域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及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200首,掌握300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100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内科急症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洗胃术、胃肠减压、导尿术、止血术;吸痰器、呼吸机、心脏除颤起搏器的使用,输血反应的处理等。

(5)掌握各种常用操作技术,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及其涂片检查、淋巴结穿刺及活检术。胃液分析及十二指肠引流、肺功能测定、食物热卡计算、静脉压测定、结核菌素试验。

(6)掌握常用物理诊断及生化检验指征和临床意义: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B超检查、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和实验室诊断、正常心电图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阅读,常见X线及CT读片等。

要求了解:

气胸箱应用,肝、肾穿刺活检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腹水浓缩回输,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内窥镜、CT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DIC的实验室检查及抢救措施,常见血液病的骨髓象。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

附件三: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妇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机理及其经、带、胎、产等病证的诊治规律及防病治病的一门临床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妇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中医辨证论治的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西医妇产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培训方法

对中医妇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妇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本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转,实行科室领导与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妇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症状、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妇科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为中医妇科专业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专科培训。重点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妇科中小手术。对部分疑难病症能正确地诊断和处理。在第五年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能指导实习、进修医生临床工作,开展小讲课。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月经病(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少、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痛经、经行发热、经行头痛、经行头晕、经行身痛、经行水肿、经前乳房胀痛等)、带下病(白带、黄带、青带、赤带、五色带)、妊娠病(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妊娠腹痛、胎萎不长等)、产后病(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净、产后腹痛、产后大便难等)、杂病(梅核气、脏躁症、阴挺、不孕症等)等。

病种: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溢乳闭经综合征,各种生殖道炎症、特异性生殖道炎症(结核、衣原体、支原体、淋菌感染、尖锐湿疣)、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宫颈癌等。

要求了解:

病证:妊娠病(子痫、子晕、子肿、子嗽、子淋、转胞、胞阻、难产),产后病(产后血晕、产后痉症,三冲、三急、三病)。

病种:宫外孕、妇科肿瘤(垂体微腺瘤、外阴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绒癌)、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在转科培训中要求了解与本科相关疾病、病证的诊断、治疗。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妇科基础理论,经、带、胎、产、乳、杂各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女性生殖器的生理及解剖,妇女生理特点,经、孕、产、乳的机理。

精读:《实用中医妇科学》罗元恺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王淑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金匮要略·妇人篇》、《校注妇人良方》、《景岳全书·妇人规》(傅青主女科)等有关章节。

选读:《中医妇科临床》刘敏如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疑难病秘要·妇科篇》张镜人主编(文汇出版社)、《医林改错》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妇科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学的学术观点。妇产科学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与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理法方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100首,掌握200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100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双重诊断和鉴别诊断。

(5)掌握后穹隆穿刺等手术及计划生育小手术,换药、缝合、止血等技术操作。

(6)掌握妇科检查及辅助诊断检查方法,如盆腔一双合诊、三合诊、肛查,病理标本的采集、宫颈粘液检测等。

(7)掌握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适应症及操作技术,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与妇科疾病相关的心电图、B超、X线、CT。

要求了解:

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诊治妇科病的操作和原理。与妇科相关急症的诊断、抢救处理方法。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

附件四: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中医儿科是一门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从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到青春期儿童有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范围包括儿童保健、新生儿学、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疾病、呼吸系疾病、营养性疾病、泌尿系疾病、血液系疾病等。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培训方法

对中医儿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中医儿科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本科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中医儿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中医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初步掌握疑难病例的诊断与处理。掌握儿科常见心电图、超声波、调线及生化检验报告的临床意义,成为一名能独立工作的中医儿科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后二年)

第二阶段为中医儿科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侧重中医儿科专科培训。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能熟练掌握中医儿科常见病证的诊断、治疗、处理,较熟练地完成疑难重症的诊治。在第五年担任住院总医师工作。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开展小讲课,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完成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二)培训内容

1.病证和病种

要求掌握:

病证:胎黄、红臀、麻疹、风疹、奶麻、水痘、痄腮、丹疹、疫毒痢、疳症、腹痛、水肿、遗尿、尿频、心悸、紫癜、汗症、咳嗽、顿咳、哮喘、喘嗽、泄泻、厌食、积滞、呕吐等。

病种: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腹泻、伤寒、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肝炎、化脓性脑膜炎、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轻微脑功能障碍等。

要求了解:

病证:脐风、赤游丹、脐突、脐血、脐湿、脐疮、惊风、癫痫、痿证、痹证、夜啼、解颅、五迟、五软、五硬、囟陷、囟填等。

病种:脑瘫、小儿麻痹症、小儿白血病等。

2.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中医儿科基础理论,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掌握上述病证、病种的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常用辅助检查的指征及临床意义。

精读:《中医儿科学》王伯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中医儿科学》江育仁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实用儿科学》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幼幼集成》等有关章节。

选读:《景岳全书》、《温热论》、《温病条辨》、《脾胃论》、《小儿药证直诀》、《医学衷中参西录》、《幼科发挥》、《医宗金鉴·幼科心法》等有关章节。

要求了解:

中医儿科学发展中的学术流派,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儿科的国内外新进展和新技术,与本科相关疑难病证的诊断治疗进展。

3.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技能,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理论方药准确。医疗文件书写规范。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100首,掌握200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100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常用儿科体检方法:如咽部压舌检查法、心肺听诊法、小儿指诊等。

(5)掌握儿科常用治疗方法,如:物理降温法、鹅口疮洗拭法、痄腮外用药涂敷法、气雾吸入法、小儿推拿法、静脉穿刺、鼻饲法、导尿法、小儿体液疗法、小儿心肺复苏术等。

(6)掌握常规化验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心电图、X线报告的临床意义。

要求了解: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脊髓穿刺、硬膜下穿刺、心包穿刺、肝脏穿刺、肾脏穿刺、气管插管等。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

附件五:针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

一、概述

针灸科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经络、腧穴的生理、病理及运用针灸疗法治疗、预防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其范围包括:内、外、妇、儿、骨伤、眼、耳鼻咽喉科以及康复、保健医学等方面。临床有经络穴位诊病,针法、灸法等技术操作,针灸作用机理研究等内容。在临床工作中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培训方法

对中医针灸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前三年),第二阶段(后二年)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三年)

第一阶段为临床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针灸科和相关临床及医技科室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能熟练运用针灸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治疗、转归等。成为一名能够独立工作的针灸科医师。

(2)掌握常用中药方剂50首,掌握100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

(3)掌握100个常用腧穴的名称、功效、取穴方法。

(4)掌握骨伤科临床检查方法,常见影像学诊断及实验室检查。

(5)掌握骨伤科外用药物配制与使用、常用固定技术、牵引技术、穿刺技术、骨折整复、关节复位及理筋手法。常用手术的适应症和操作技能,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常规。

(6)掌握骨伤科危重症的初步处理,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

要求了解:

骨伤科危重症的处理原则、多发性骨折及复杂性骨折的切开复位的原则及术后处理、腰部手术原则及术后处理。

4.公共课

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中医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

如果想了解相关法规解析和案例可关注佰佰安全网的安全说法频道。让你的生活更安心。

责任编辑:赵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