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是夏季常常出现的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它在积雨云中形成,强烈时可出现暴雨。每当雷阵雨来临时,往往会出现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的天气现象,给公共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那么究竟什么是雷阵雨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雷阵雨来临时,往往会出现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的天气现象。大风来时飞沙走石,掀翻屋顶吹倒墙,风雨之中,街上的东西随风起舞,飞得到处都是,甚至还会把大树连根拔起,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那么究竟什么才算是雷阵雨呢?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什么是雷阵雨
雷阵雨是一种天气现象,表现为大规模的云层运动,比阵雨要剧烈的多,还伴有放电现象,常见于夏季。
雷阵雨是如何形成的
夏季,太阳光直射使地面上的水蒸发得比冬、春、秋都快。贴近地面的空气因温度较高,能够接纳更多的水汽,导致空气的密度减小,空气变轻,变轻了的空气不停地上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度),空气也就渐渐凉下来。空气凉了,就无法容纳原先丰沛的水汽,一部分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天空就会起云。那么,这些小水滴怎么不迅速落下来成为雨呢?这是因为小水滴太小,上升的热气流托住了它们,并把悬浮着的小水滴不停地往更高处推。云就越堆越大越高,这样的云,气象上叫积雨云,其云底离地面约1000米。
当积雨云内的小水滴不断碰撞合并成较大的小水滴时开始往下落,而从地面上升的热空气却一个劲往上冲,两者之间摩擦后就带上了电荷。上升的气流带正电荷,下落的水滴带负电荷。随着时间的推移,积雨云的顶部积累了大量的正电荷,底部则积聚许多负电荷;地面因受积雨云底部负电荷的感应,也带上了正电荷。
云中水滴合并增大,直到上升热气流托不住了,就从云中直掉下来。下层的热气流给雨一淋,骤然变冷,不再上冲,转而向地面扑下来。此时,空中的电荷开始放电,并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因电闪以光速30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雷是以331米/秒的声速传播,故人们先看到电光尔后才听到雷响。有时候雷声的时间拖得很长,那是云层、山峰及地面把雷声来回反射所致。
欲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本安全网站公共安全频道!
责任编辑:杨赓
07/13痛风老人如何进食饮食调理和治疗?
03/02老人痛风的原因有哪些?
02/28儿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效果好
02/28木鳖果原来价值这么多,平时都忽略了
02/28冻疮很常见,从这些方面认识和了解冻疮
07/17男女之间性爱的方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