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2020-01-31 18:42:39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089人阅读
导语:

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那么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治疗方法也是各不相同,那么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佰佰安全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一般处理

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般处理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相同。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4—6周,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增加患者血压和颅内压的因素。对头痛和躁动不安者应用足量有效的止痛药、镇静药,以保持患者能安静休息。

二、降低颅内压

可用20%甘露醇等药物,方法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相同。

三、控制血压

血压升高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再度出血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注意控制血压。一般要保持在平时水平,最好不超过20/12kPa,但不能降得太低,以防脑供血不足。在药物选择上,近年来多主张选用钙拮抗剂,如心痛定、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药物。这类药物不仅可控制血压,还可通过血脑屏障,选择性扩张脑血管,解除脑血管痉挛。

四、减轻脑水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混有大量血液,甚至有凝血块,影响脑脊液循环,使颅内压增高,病人常表现剧烈头痛和意识障碍等,应积极治疗。一般应用20%甘露醇250毫升加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推注或快速静滴,每4~6小时1次,必要时用速尿20~40毫克,肌注,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五、腰穿放脑脊液治疗

当病人剧烈头痛,用一般止痛药难以控制时,可谨慎地采用腰穿放脑脊液的方法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

六、用止血药物

抗纤维蛋白溶解酶类止血药物,能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以上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方法有哪些的内容介绍,如需了解更多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小知识,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医疗卫生常识栏目吧。


责任编辑:王小丽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