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海水密度变化原因是什么

2019-03-03 15:35:59 来源: 佰佰安全网 6765人阅读
导语: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那么海水密度变化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海水密度变化原因是什么

海水密度是指在给定的物理条件下海水的密度与在4℃和1个大气压下没有溶进空气的蒸馏水密度之比,又称比重,符号为α。因为4℃蒸馏水的密度可取为1,所以密度与比重有相同的量值,下面来看看海水密度变化原因是什么吗?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

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约为1.0230 g/cm。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在南极海区,密度可达1.0270g/cm以上。对于固定深度来讲,海水密度只是温度和盐度的函数。因此,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与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海水密度变化原因是什么的内容,本网自然灾害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海洋灾害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保证家人外出的安全。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