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那么地震波是怎么形成的呢?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震源发出的在地球介质中传播的弹性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今天小编对地震波是怎么形成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网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孙殿伟
2022.09.09 23:30:51
2022.09.09 23:28:46
2022.09.09 23:20:26
2022.09.09 23:18:45
2022.09.09 23:17:11
2022.09.08 22:44:12
04/26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
10/27环保餐盒的分类、缺点以及推广面临的问题,来一起了解下
08/09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
12/29高科技预报地震,地震预警的秘诀是什么?
02/16汽车站安检规定禁带哪些物品
06/16地震有哪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