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如果一个地方总有小地震是怎么回事呢?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都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
经常发生小震的地方可能是大震发生的地带 可能是大震后的余震,能量的后续释放;还可能因经常小震能量得不到有效积累,达不到发生大震所需的能量时,能量便已经释放了,而无法发生大震。因此总有小地震是怎么回事,这要从当地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来具体分析。
今天小编对总有小地震是怎么回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佰佰安全网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孙殿伟
2022.09.09 23:30:51
2022.09.09 23:28:46
2022.09.09 23:20:26
2022.09.09 23:18:45
2022.09.09 23:17:11
2022.09.08 22:44:12
04/26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
06/16地质灾害的类型有哪些?
08/09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
12/29高科技预报地震,地震预警的秘诀是什么?
02/16汽车站安检规定禁带哪些物品
06/16地震有哪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