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白粉病一般在叶柄、茎部、果实等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出现白粉状霉斑。白粉状物即为本病病征,大家知道番茄白粉病是怎么造成的吗?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番茄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或是天气变化的原因容易发生白粉病,白粉病会对番茄的食用价值及商品价值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大家要及时的做好防治措施,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那么番茄白粉病是怎么造成的呢?
在我国北方,病菌主要在冬作番茄上以无性孢子越冬,此外也可以闭囊壳随病残体于地面上越冬,条件适宜时,闭囊壳内散出的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以后又在病部产出分生孢子,成熟的分生孢子脱落后通过气流进行再侵染。南方番茄常年种植区,病菌无明显越冬现象,分生孢子不断产生,辗转为害。番茄粉孢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鞑靼内丝白粉菌为15—30℃。露地多发生于6—7月或9—10月,温室或塑料大棚则多见于3—6月,或10—11月。
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拟粉孢属〔Oidiopsistaurica(Lév.)Salm.〕;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的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 taurica(Lév.)Arn.〕。在华南地区,病菌有性阶段不常见,主要以无性态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气流辗转传播危害,完成病害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现象。通常温暖潮湿的天气及环境有利于发展,尤其在温室或大棚保护地栽培,病害发生普通而较严重。病菌孢子耐旱力特强,在高温干燥天气亦可侵染致病。品种间抗性差异尚待调查。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的番茄白粉病是怎么造成的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可以让植物更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2022.09.30 17:20:03
2020.10.03 16:05:07
2020.10.02 14:58:38
2020.10.01 17:52:52
2020.08.29 13:49:28
2020.08.28 17:32:36
02/28木鳖果原来价值这么多,平时都忽略了
03/24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
02/28玻璃杯这么多,你真的对它很了解吗?
04/08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
02/28养金鱼有这么多技巧,多数人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