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那么大家知道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什么吗?今天就由佰佰安全网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一种丝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出血性、动物源性传染病。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的苏丹和扎伊尔暴发,病死率高达50% ~ 90% 。因该病始发于扎伊尔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并在该区域严重流行,故命名为埃博拉病毒,其形态学、致病性等与马尔堡病毒相似,但免疫原性有所区别。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刚果(金)的旧称)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抵抗力,60摄氏度下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两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品敏感,乙醚、福尔马林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及其感染性。
埃博拉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感染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埃博拉病毒属包括5个不同的属种: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扎伊尔型(Zaire),雷斯顿型(Reston),苏丹型(Sudan),塔伊森林型。其中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和苏丹型与历年来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而雷斯顿型和塔伊森林型则对人类没有严重危害。其中扎伊尔型是其中最易致病且致死的,致死率将近90%。此次疫情爆发的就是这一病毒分型。
以上就是这期瘟疫安全小知识讲座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关于生活中如何预防埃博拉病毒的内容,就请关注我们的佰佰安全网,期待您的关注。
责任编辑:何显抢
2020.09.29 12:26:08
2020.09.28 17:47:30
2020.09.27 15:06:27
2020.09.26 12:48:31
2018.11.22 21:56:24
2018.11.21 23:28:13
07/17男女之间性爱的方式有哪些?
07/17性爱时调情的方法有哪些?
10/27行程码的工作原理、打开方式以及它和健康码的区别有哪些,来一起了解下
07/17常见的性情趣用品有哪些?
07/17汽油的储存条件有哪些?
07/17服用性药时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