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患者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2018-06-19 17:09:54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408人阅读
导语:

医疗机构假如发生了医疗纠纷,对于患者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那么,患者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呢?

发生医疗纠纷后,许多患者因为接受不了医疗纠纷给自己带来的人身损害,或者接受不了医务人员的态度,借此大肆吵闹,甚至借机敲诈勒索,那么,患者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呢?医疗纠纷有哪些处理技巧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医疗维权安全小知识吧。

患者如何处理医疗纠纷

第一,协商解决,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首先要采取的就是这个维权手段,因为这个方式程序简单,处理起来速度快,而且一旦达成协议,医疗机构的赔偿也会非常迅速,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维权的,快捷,迅速是优点,而且患者也不会费心找律师等其它组织。

第二,行政调解,虽然卫生行政机构跟医疗机构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但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把卫生行政机构的作用定位于居中的调解和对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当组织调查,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不能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也有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第三,司法诉讼,司法诉讼是当患者的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够采取的最后的维权手段,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里明确规定了,当人们的身体受到侵害的时候,当事人有提起诉讼,要求国家法律保护的权利。

综上所述,患者在遇到医疗纠纷的时候,可以通过和医院协商、第三方机构的行政调解以及司法诉讼来解决。


责任编辑:李献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