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霜冻时如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就可能不会出现白霜。出现白霜时,有的作物也不会发生霜冻。那么霜冻属于什么现象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入秋后的气温随冷空气的频繁入侵而明显降低,尤其是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辐射散热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植株体温降至0℃以下时,植株体内细胞会脱水结冰,遭受霜冻危害。那么霜冻属于什么现象呢?冻害有哪些特点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霜冻是秋冬季节的天气现象。霜是由于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即气层中地物表面温度或地面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所含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一些传热性能不好的物体上凝华成的白色冰晶。其结构松散。一般在冷季夜间到清晨的一段时间内形成。形成时多为静风。霜在洞穴里、冰川的裂缝口和雪面上有时也会出现。
霜冻多在春秋转换季节,白天气温高于摄氏零度,夜间气温短时间降至零度以下的低温危害现象。既农业气象学中是指土壤表面或者植物株冠附近的气温降至零度以下而造成作物受害的现象。出现霜冻时,往往伴有白霜,也可不伴有白霜,不伴有白霜的霜冻被称为“黑霜”或“杀霜”。晴朗无风的夜晚,因辐射冷却形成的霜冻称为“辐射霜冻”。冷空气入侵形成的霜冻称为“平流霜冻”。两种过程综合作用下形成的霜冻称为“平流辐射霜冻”。无论何种霜冻出现,都会给作物带来或多或少的伤害。
霜冻出现季节,可分为春霜冻(晚霜冻)和秋霜冻(早霜冻)。霜冻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地形、土壤、植被、农业技术措施及作物本身等条件密切相关。如就地形影响而言,洼地、谷地、小盆地和林中空地的霜冻要重于临近的开阔地。作物遭受霜冻危害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细胞间隙水分结冰,并吸收细胞内部水分,冰晶体积膨胀,使植物细胞受到机械损伤,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给大家介绍的霜冻属于什么现象。想要了解更多与霜冻有关的知识请多多关注我们的佰佰安全网。
责任编辑:何显抢
2022.02.22 13:02:25
2022.02.22 12:59:29
2022.02.22 12:56:39
2020.08.24 12:44:40
2020.08.23 16:23:13
2020.08.22 10:45:22
04/08气候异常的后果有多严重?
06/19水资源被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03/03日常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有哪些?
12/29高科技预报地震,地震预警的秘诀是什么?
01/14泥泞道路行车该注意什么?
03/16道路上的护栏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