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是什么

2018-05-24 08:54:11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809人阅读
导语: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看看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是什么吧?

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是什么

甲型病毒性肝炎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要做好预防工作,病毒性肝炎是如何传播的呢?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经口传染;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如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月经、泪液、尿、汗等,事实上已在病人的所有分泌物中查到HBsAg,还有通过被污染水源,经粪-口途径而感染的,那么大家知道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是什么吗?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周最强,潜伏后期及发病早期的血液中亦存在病毒。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均有传染性。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

2.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3.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暴发流行。

4.对密切接触者,包括当传染源已明确(如食物或水)的所有已暴露者,已流行甲肝的学校、医院、家庭或其他单位中的成员,可及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注射时间越早越好,最迟不宜超过接触感染后7~10天,免疫效果可以维持35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5.食源性感染应检查厨师的抗HAV-IgM,确诊后应隔离治疗。

6.发现甲肝病人应及时报告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有效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早期报告对控制疫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佰佰安全网小编的介绍,甲型病毒性肝炎传染源是什么大家都清楚了吧,得了丙型病毒性肝炎只要积极治疗,功能还是能恢复正常的,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多学习下些传染病安全知识,以便更好的护理病患。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