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得了病毒性肝炎经常烩出现黄疸,大家知道病毒性肝炎会引起哪类黄疸吗?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综合性分析,做好鉴别,那病毒性肝炎该怎么预防治疗呢?防治病毒性肝炎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领导,深入宣传,发动群众,搞好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对甲型和戊型肝炎以切断粪-口途径为主;对乙型和丁型肝炎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为主;丙型肝炎则以控制肠道外(如经血)传播途径为主。要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早处理疫点,防止流行,提高疗效。要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减少发病,下面来了解一下病毒性肝炎会引起哪类黄疸有哪些吧?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患者可见黄疸,其黄疸表现应与溶血性黄疸及肝外梗阻性黄疸等相鉴别。
1、溶血性黄疸 主要是由于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或红细胞受外源性因素损伤,使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致使血浆中非脂型胆红素含量增多,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造成的。患者常有药物或感染等诱因,表现为贫血、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升高,黄疸大多较轻,主要为间接胆红素升高。
2、肝外梗阻性黄疸 肝外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梗阻性黄疸的原因很多,表现复杂多变。常见病因有胆囊炎、胆结石、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肝癌、阿米巴肝脓肿等等。患者有原发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损害轻,以直接胆红素为主,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或反复发作的皮肤巩膜黄染,部分伴有右上腹不适及发热消瘦等表现,影像学证实有肝内外胆管扩张。
黄疸性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所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部份发黄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
病毒性肝炎出现这种黄疸现象,原因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侵犯肝脏,并在肝细胞内复制.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作用下,一起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水肿、破坏使肝脏组织发生炎性浸润,充血、水肿、渗出、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等一系列变化。这样就影响了肝组织的正常状态和结构,损害了肝脏的胆红素代谢的各种功能,使胆红素不能从胆道系统正常的排出而进入血液,胆红素随血液运行到身体各个脏器,则各脏器均可被染成黄色。这种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的色素,与弹性硬蛋白的组织结合最紧 密,因此,含有丰富弹性硬蛋白的巩膜、皮肤最易显出黄色,而黄染消退也较其它组织缓慢。
酒精是导致黄疸型肝炎发生的原因之一。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约为每公斤体重1克。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公斤体重者应相应减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如果人们饮酒过量,将会直接性的导致肝脏受损,后来慢慢身体就会出现疲倦乏力的状态,皮肤也会出现黄疸,最终将会形成黄疸型肝炎。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病毒性肝炎会引起哪类黄疸,一旦得了病毒性肝炎要及时治疗,以免引起并发症,后果就危险了,最的提醒大家平时多学习一些传染病安全知识,做好预防工作。
责任编辑:张小付
2019.03.10 10:38:17
2019.03.09 12:46:40
2019.03.08 15:57:52
2019.03.07 12:58:46
2019.03.06 18:30:19
2019.03.05 08:45:50
02/28婴儿奶壶对宝宝很重要,这些常识要提前了解
03/01试管婴儿知识简介及术后保养常识
05/09电子邮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病毒?
08/11婴儿睡觉时怎么盖被子?
11/02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链食物还能吃吗?
05/10聊天软件传输文件会传播病毒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