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俗称“禁塑令”)明确指出,外卖与电商、快递等新兴领域均为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2021年1月1日起,将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 1、如没有合格的生物降解报告,产品将禁止生产和销售。 2、贸易商如果有这个报告,货也会更好卖; 3、之前不做可降解塑料的塑料企业,也会转型做可降解塑料,研发过程中和出货之前都需要检测报告作为参考
可堆肥塑料基本要求
堆肥化是产生堆肥的一种需氧处理方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成为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可堆肥,是指在堆肥过程中,材料被生物分解的能力。 一种材料如宣称有堆肥能力,必须说明材料在堆肥化体系中(如标准试验方法所示)可生物分解和崩解,并且在堆肥终使用中是完全可生物分解的。堆肥必须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如低重金属含量、无生物毒性、无明显可区分的残留物。
2020年,国家相继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及《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俗称“禁塑令”),禁止、限制对塑料制品的使用。为便于实际操作,禁塑令对2020年底涉及禁限的部分品类,设定细化如下:
1. 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2. 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
3.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4. 一次性塑料棉签
5. 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6. 以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
7. 不可降解塑料袋
8. 一次性塑料餐具
9. 一次性塑料吸管
可堆肥塑料基本要求
1)受控金属及有毒元素
由于堆肥之后的产物是要继续作为有机堆肥使用的,在测试中假定有50%的有毒物质从塑料进入堆肥中,因此塑料中的指标不能超过该地区堆肥规定指标的50%。
2)挥发性固体
挥发性固体是指将样品的总干固体量(105℃干燥)减去样品在550℃焚烧后剩下的残留固体量,所得到的二者的差值,一般用于表征材料的有机物含量。由于可降解塑料制品中也可添加无机填料,但为了保证该产品主成分依旧是塑料,有些标准规定材料的挥发性固体应大于50%(或51%),该项目有时也被纳入生态毒性。
3)生物降解性能
指在降解过程中材料中的有机碳转化成CO2的量与其理论上完全转化成CO2值的比值,测试周期长为180天。一般对于可降解塑料的要求为降解率60%或90%,依标准而定。另一种衡量降解率的方式为相对生物分解率,以薄层色谱级纤维素为参比样品,计算样品与参比样品降解率的比值,一般要求为不低于90%。
4)崩解性能
崩解性能是测定产品的终形态的状态下(如瓶、杯、膜、袋等)是否可以碎裂成不大于 2 的碎片,一般要求其大于2 碎片的干重不超过总干重的10%。有的标准可以用降解的堆肥装置来测定,有的必须使用中试级的堆肥装置(GB/T 19811)。
5)生态毒性
生态毒性用来测定样品堆肥后是否会对动植物有毒性。一般是参照OECD 208的种子萌发实验,将空白堆肥与实验堆肥产物按一定比例同时加入种下种子的土壤中,考察加入实验堆肥产物后的种子萌发率,并要求生长出的植物的生物质量大于空白堆肥的90%。有的标准还需要蚯蚓实验。
热线+微信:18662248593 (周女士,号码长期有效)
QQ:2719286553 座机: 0512-65587132
邮件:2719286553@qq.com
公司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孙武路76号万耀产业园303室
发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