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被骗的几种表现: 1、保健品“能治百病”,疯狂抢购; 2、不吃保健品就会“早早死”,不能活的健康长久;3、入会各种健康保健协会,成为终身会员,发个代表证之类; 4、被“卧底”挑拨离间,严重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尤其是父母与儿女之间; 5、办理会员卡,交钱后人去楼空,自认倒霉; 6、监管存在许多难点和漏洞,给骗子留了空子; 7、老年人“孤独心理”,为了健康,老年人往往轻信上当。 面对老年人被骗,子女常见处理方式: 1、去老年人活动现场吵闹,甚至打、砸,阻止保健品公司向老年人出售产品; 2、电话或当面警告业务员,并告知出售后果; 3、跟踪、调查...
专家表示,当消费者遭遇虚假宣传导致权益受损时,可以选择5种方式进行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法律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详情]
谈起老人要防范9种推销保健品骗局话题,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或者听说过,今天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原标题:4000元买回一盒淀粉?南京破获特大制售假保健品案(图)) 警方查获的假保健品半成品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张奶奶服用某品牌的纳豆激酶胶囊已经快三年了,可她最近发现,这个胶囊好像不怎么起作用了。张奶奶找到该公司经理投诉,竟然揭开了该公司一销售员伙同他人制造的特大制假售假保健品黑幕,其制假售假网络遍布全国。近日,南京警方捣毁了这一特大制售假保健品团伙。一起投诉揭开假冒保健品黑幕纳豆激酶胶囊是一种被中老年人所熟知的保健品,在市场上拥有一批数量较大且稳定的顾客群。家住鼓楼区的张奶奶服用某品牌的纳豆激酶胶囊已经快三年了,可是最近她发现该保健品好像不怎么起作用了。于是张奶奶找到销售...
保健品店未经授权悬挂“浙江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宣传牌匾,涉嫌虚假宣传被罚20万元。近日,合肥市工商局首次运用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查处一起虚假宣传案。近日,合肥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执法局执法人员对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盟店合肥市包河区某保健食品商行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行店堂内悬挂未经授权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宣传牌匾,该行为涉嫌违反了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该局对此立案调查...[详情]
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吃饱穿暖的概念早已成为过去时。据佰佰安全网了解近年来,保健养生成了不少人挂在嘴上的生活经,尤其是上了年岁的人,更是将健康放在生活首位。于是乎,一些经营保健品的商家紧紧抓住人们花钱买健康的心理大做文章:又是免费讲座、免费旅游,又是嘘寒问暖的情感攻势,一不留神儿,成千上万的老年人像被灌了迷魂汤,神不知鬼不觉,不惜重金买回了一堆堆的...[详情]
5月13日,李先生的父亲回家后提出向他借10万元钱,儿子得知父亲要用这钱去买保健品后坚决不肯借,父子俩争吵起来,李大爷一怒之下说出“...[详情]
保健品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尤其是老年人投诉逐渐上升。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2015年上半年,保健食品投诉上升3成多,提醒老年消费者,保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