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肉搜索”案件中,行为人未经权利人同意即将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细节等个人信息公布于众,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危害严重。更有甚者,一些行为人恶意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经得被收集者同意,以及做匿名化处理(剔除个人关联),是合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两种情形。 基于此,《解释》规定:“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
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上,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出炉。报告由广州市少年宫牵头,联合全国18个主要城市青少年宫,对20000多名3~14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网络隐私 儿童缺意识 该报告指出,如今儿童数字化成长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倾向,早在幼儿园时期(3~6岁),手机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 ...[详情]
据了解,陆兆华系国内研究移动安全的专家之一,专注于移动安全的行业研究、黑色产业链研究,病毒行为研究,检测模式与流程研发,查杀方案、检...[详情]
因发表爱国言论遭遇网络暴力,爱国青年女朋友遭到人肉搜索,迫于压力分手这样一起网络安全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日前,中国青年网独家专访了几位因发表爱国言论而遭受网络暴力的青年,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对话人:某常盘台的白井黑子(QQ昵称)中国青年网:能否讲讲自己遭受到网络暴力的经历?某常盘台的白井黑子:我从13岁开始接触QQ就知道网上有 “美分”、“民逗”这么一帮人。起初我的判断力也不强,所以我也曾经是他们一员。随着年龄的增大,判断是非能力强了一点,到去年年初,就从他们那个圈里出来了,进了自干五的圈,发表爱国的言论,因此他们一直把我当叛徒。辩论起来他们辩不过我,因为我知识面比较广,...
近日,威海文登某青年疑因爱国言论引他人不满,网友对其人肉搜索后遭到多人暴力殴打,严重伤害其人身安全。 7月22日下午,威海文登青年侯聚森被多名不明身份人士打伤。侯聚森经常在网上发表一些爱国言论,此次被打疑因网上意见不合者所为。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正全力对案件进行调查、侦破。22日下午,多名网友在微博发消息称,威海青年@侯聚森-侧卫36 因为发表爱国言论,被人在校门口群殴受伤...[详情]
9月7日,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跳楼自杀,苏在遗书中说,是前妻翟欣欣逼死自己。事发10天有余,苏享茂自杀案先后经历世纪佳缘回应、女方舅舅发声、翟母委托人发声、苏享茂方代理律师发声等关键传播阶段。此事件被舆论广泛关注,经过部分媒体报道,对于翟某某是否为骗婚和是否涉嫌敲诈勒索成为热议的焦点。有人认为骗婚就是诈骗犯罪。其实,所谓的“骗婚”,是指欺骗他人与之结婚,包括感情欺骗、财产...[详情]
2015年6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网络安全法草案。草案共七章六十八条,从保障保障网络运行安全,保障网络信息...[详情]
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