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存在的旅游管理盲区: 1、景区的安全评估。景区的安全评估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不同,风险可能随着天气、气候、季节而变化,因此这个评估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机构来进行,而目前国内这块还是一个市场空白。安全服务其实是一个产业,这个产业的存在很有必要。 2、景区的安全防范。景区安全防范不足,旅游者重视不够,部门监管不力,存在法律盲区都是旅游安全发生的可能原因。有些地区对景区的监管制度不健全,人员、经费和设备不足,技术手段落后,以至监管工作不能及时和到位;还有的地区监管机构太多而导致集体不作为的弊端。 3、景区依赖旅游部门大包大揽。旅游部门要是大包大揽肯定做不好。《旅游法》中明确强...
制定食品法律是现代食品法规体系的基本单元。食品法规在传统上包含关于不安全食品的界定,强制不安全食品的召回,以及对负有责任团体和人员的惩处。现代食品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有法律效力,而且还要允许食品安全管理权威当局依法建立一种预防性的保障体系。 除了食品安全立法以外,政府部门还需升级和更新食品标准。一些高水平的标准规范已经取代了与食品安全目标有关的原有标准。国...[详情]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核心内容是ISO22000系列标准。ISO22000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厂商,农业化...[详情]
近几年,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地沟油,从疯牛病到大肠杆菌的发作,从转基因食品到苏丹红染料的辩论,对食品安全的忧虑都成为轰动新闻,下面跟着佰...[详情]
宰客似乎成了近年来节假日的标配话题,甚至超过了旅游本身的热度。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倡导建立文明的旅游市场。这里所说的文明旅游市场,不仅包括游客的文明旅行,也包括景区商家、店家的不违规销售。其中,“黑景区”逢节坐地起价,“黑导游”频拉客,“宰客”现象严重,且广被社会诟病。不管是“五一”小长假,还是“国庆十一”黄金周或春节黄金周,人们外出旅游总是频频遭遇“天价”宰客。所谓宰客,就是让顾客以远远超过其真实价值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由于此种交易明显的不公平性,往往同时伴随着暴力或暴力威胁,否则不足以逼迫顾客“就范”。专注公共安全知识的佰佰安全网小编下面为您盘点近期旅游景区宰客公共安全事...
“中华旅游第一盖·武陵旅游新地标”,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创建,秀山县投资2亿元打造的川河盖景区21日盛装“出阁”,成为挂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也是秀山县第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川河盖,盖天下”。川河盖位于秀山县涌洞乡境内,距秀山县城约40公里,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景区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有世界最大的“桌山”,重庆最大的盖顶草场花海和秀山的青藏高原之称。 景区主要以映...[详情]
记者昨日获悉,为处置采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网站账号、盗用旅客身份信息虚假占座和囤积倒卖客票非法牟利等违规行为,今年1月起,南航将推行电商平台客户诚信管理体系。南航表示,将对南航网站、移动客户端等电商平台的用户行为进行识别和记录,这些行为包括产品订购、服务订制等。凡是被确认为有非诚信行为的用户、有非诚信行为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即被纳入非诚信用户名单。据悉,非诚信行为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详情]
9月5日,合肥市旅游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合肥旅游已跻身“千亿产业”,年接待游客量超过9236.57万人次。会上,合肥市还发布了《关于...[详情]
近60岁的吴某在花都区某山村景区河道旁的杨梅树上采摘杨梅时,由于树枝枯烂断裂,吴某从树上跌落,经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