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有效措施,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的持续性,促进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高效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益;生态农业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协调发展。 2.粮食安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所在 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等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粮食安全与生态农业的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途径的关系,要实现粮食安全,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实现;而发展生态农业,要围绕粮食安全来开展。 3.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 生态是现代农业内...
1、农业安全 农业安全(或农业产业安全)是指采取有效的国家行动, 避免内部和外在因素的变化危及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地位,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安全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要义:①确保粮食安全;②确保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③解决农民问题,确保农民安全;④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保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详情]
市场上的粮食种类很多,有机的,普通的,绿色的……各种各样。怎么分辨呢。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下有机粮食和普通粮食的区别。...[详情]
现代农业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下面带您了解一下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详情]
24日,第三届全球土地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开幕式上说,在粮食进口1亿吨前提下,推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能需达6.41亿吨,即人均粮食产量454.9公斤。因此,对耕地资源保护,以及对土地资源优化调控和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依然是摆在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面前的首要难题。 我国有世界上最复杂、最多样化的土地资源及开发利用方式。按人口自然增长率千分之五计算,预测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将增至14.1亿人。但近年来,受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损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影响,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总体偏低,部分区域耕地质量还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
本月宣布的中国迄今最大海外收购案,并非是为满足其工业需求、扩大金融影响力或提升战略地位。相反,中国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公司先正达是为了更基本、也更重要的东西:确保其农田能产出足够多的粮食,跟上该国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求。北京目前面临的难题与几千年里困扰中国统治者的困境差不多——如何以如此少的可耕地养活如此多的人口。中国人口不断增多,可耕地不断缩小。同时,中国人食用越来越多的...[详情]
据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昨日举行记者会。农业部表示,对于转基因口粮的发展将慎之又慎,目前,我国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农业部在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我国对转基因的方针是一贯的,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应用上要慎重,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就是要严格依法监管。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当前我国在转基因监管方面,已经建立属地管理为主的...[详情]
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做好2020年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保障工作,全力支撑春季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详情]
昨日,省农业厅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加强对低温雨雪天气的防范应对,强化监测预警、指导服务和应急值守,确保农业生产安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