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用虾、蟹时不能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 因为虾、蟹等甲壳类海鲜中含有高浓度五价砷化合物,其本身对人体无害,但若同时服用大量维生素C时,五价砷会被还原成三价砷,也就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会导致急性砷中毒,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 2、大虾不要和水果混着吃 因为大虾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如果同含鞣酸量较高的食品一起吃,不仅会降低海鲜的营养成分,而且会使大虾中的钙类与鞣酸结合,生成一种不易消化的物质,导致呕吐、头晕、恶心、腹痛等症状。因此,茶叶、柿子、葡萄、石榴、山楂等含鞣酸较多的水果,不能与海鲜同食,至少要隔开两小时。
有些时候,买回来的西瓜口感不是很好,有发硬的感觉,那么打针西瓜很硬是真的吗?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详情]
十一假期期间,多处景区餐饮被曝存在宰客行为。自从青岛“天价虾”事件曝光后,不少游客在涉事饭店门前“参观”合照。下面是2015年国庆旅游城市黑榜,这些地方你还敢去吗?整个国庆期间,最火的可能就是“青岛大虾”。10月4日,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在青岛一家名为善德烧烤用餐时,各自都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报警后警方让找物价局,物价局却说时间太晚让找警方。结果多方协商后,最后两人分别给了烧烤店老板2000元和800元的餐费后离开。事后天价大虾店主被罚9万元,物价局相关责任人停职检查,多部门道歉,全区大检查。但几亿元打造出来的...
由消费纠纷所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据报道,安徽一男子烧烤店点餐要脸盆龙虾并殴打店员被警方逮捕。最终该男子因寻衅滋事获刑。 食客在烧烤店点餐时故意找茬,要上“像脸盆一样大的龙虾和大羊腿”,借故殴打店员、砸毁物品。好在事发之后他及时悔悟,积极赔偿经济损失,取得受害人的谅解。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在天长市法律援助中心依法为其中一名男子提供辩护之后,当地法院根据案情作出判决。201...[详情]
连日来,河南开封“黄焖鸡事件”备受关注,其事态也俨然一波三折:先是媒体报道涉事市民吃黄焖鸡米饭时,吃出带毛和牙齿,像极了“老鼠头”的东西,引发广泛反响;接着,15日上午,开封市鼓楼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检测结果实为鸡肉,当事人表示要求复检;日前,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作出说明称,此前检验结果仅表明样品中有鸡源性成分,并不能说明全部成分为鸡肉。此事说起来并不复杂,权威检测也在那。...[详情]
当游客被“宰”成为一种季节性现象,而旅游景区的消费价格畸高被视为正常,这对市场法治而言才是不正常的。...[详情]
近日,家住市区的王老太吃饭时,不小心吞下一整只河虾,出现了恶心、咳嗽等严重不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