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所有的产品都是由供应商来提供,因此对供应商进行审核、选择好的供应商对超市来说至关重要。根据食品保质期限,定期检查待销售的食品、库存食品的质量状况。食品质量管理,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做到每半月对库存 商品质量、保质期进行检查。凡发现待销售食品、库存食品有过期变质的或其他质量问题, 一律自行销毁处理。 需根据食品的保质期的长短决定进货的数量,满足食品储存条件。应经常对所经销的食品进行自查, 发现属于退市范围的食品,应自行将食品撤下柜台,及时将退市情况报告工商部门,并在工商部门监督下退回供货商,或作封存、销毁处理。 温馨提醒:
网上购买食品质量有问题怎么办 由于网购食品具有虚拟、开放和跨地域等特点,有的甚至涉及境外经营者,消费者异地维权难度大。据统计,2014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网络购物投诉7.78万件,其中网售食品因投诉主体不明、问题责任难鉴定,成了维权一大难题。 为此,2015年10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被各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 新的食品...[详情]
1.从嗅觉判别食物是否变质: 食品腐败变质会产生异味,如腐臭味、酸味或酒味、霉味、哈喇味等。 2.从视觉判别食物是否变质: 微生物繁殖引起食品腐败变质时,食品色泽就会发生改变。常会出现黄色、紫色、褐色、橙色、红色和黑色的片状斑点或全部变色。这是因为微生物产生的霉菌不一样所以导致的片状斑点在颜色上会大不相同。 3.从触觉判别食物是否变质: 固体食品变质,可使组织细胞破...[详情]
据国家粮食局网站消息,国家粮食局今天下发《关于在2015年全国粮食库存检查中对收储企业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违反国家粮食购销政策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政策纪律、损害国家利益、坑害种粮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2015年4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焦点访谈》栏目先后报道了辽宁、吉林两省有的粮库在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过程中以陈粮顶新粮,恶意套取差价补贴,严重损害国家、种粮农民利益等问题。国家粮食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责成两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单位对...
据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消息,此前有媒体报道,辽宁吉林等地一些粮库和粮商相互勾结,用陈粮顶替新粮赚取差价,导致陈粮走向百姓餐桌。今日上午,国家粮食局工作组赴吉林督办彻查。国家粮食局监督检查司司长赵文先带队工作组赶赴吉林白依拉嘎粮库,对涉事粮库调查工作现场督办。赵文先表示,对于损害国家利益、违法违规问题要坚决严肃查处,一追到底,决不姑息,确保事件水落石出。近日,据...[详情]
“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设备,你可以说它是一个传感器,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类似于机械战警般的生物机器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科研人员日前将真菌所产生的孢子与石墨烯量子点结合在了一起,制造出了一种极其微小的生物机器人。该装置有望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期刊上。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制造出肉眼不可见的微型机器人已经成为一件可能的事情...[详情]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全国37家重点粮食加工企业已复工36家。全国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已开工3415家,开工量占...[详情]
今天,河北省食药监局发布了一季度全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状况通报。通报显示,省食药安全形势稳定,生产经营秩序总体规范。在接群众投诉举报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