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2014年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坚决查处“以钱择校、以分择生、以权入学”等违规行为。 《意见》要求,继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和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治理。以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手段,逐县(区)、逐校开展择校乱收费问题排查。坚决查处“以钱择校、以分择生、以权入学”等违规行为。坚决查处评议、选用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徇私舞弊等违规违纪行为,以及虚报印张、豪华印刷、侵权盗版、违背自愿原则强制订购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据了解,教育部将在...
一、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办法 1.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安全管理责任。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包挂责任制度,在全力落实《沙市二中学校安全风险点责任管理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一岗双责”为核心的安全责任体系,通过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和安全问责制、安全警示制等措施,筑起安全责任防火墙。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指导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详情]
(一)学校安全责任制度:学校安全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严格实行级部主任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任课教师包课堂制度。每学期初由校长分别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班主任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签订“做平安学生责任书”,就学校安全目标、安全职责、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方面明确责任。 (二)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 学校...[详情]
近日,一起发生在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受伤害事件”受到多方关注,并引发了“什么是校园欺凌”等话题的广泛讨论。事实上,同样的讨论也存在于学界。12月初,一场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校园欺凌”学术研讨会中,来自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学者就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记者记录了部分观点。多名学者都提到校园欺凌具有重复性和隐秘性。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副教授任海涛认为,相比校园暴力一般比较容易被发现,校园欺凌较为隐蔽,受欺凌者不敢声张,“校园暴力是硬暴力,欺凌是软暴力。”他提出,需要界定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间的区别。“欺凌肯定是对你精神的压制,是熟悉的人,陌生的人不应该叫校园欺凌。”他认为,欺凌行...
校园如不安全,教育无从谈起。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国家“平安校园日”,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许进委员表示,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和意外伤害事件频繁发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5月至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详情]
近年来校园暴力频频发生,威胁校园安全。全国人大代表刘晓翠在发言中关注了校园暴力,并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即便是未成年人,只要触犯刑律,并达到了一定的后果,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代表委员议校园暴力: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要禁止上传校园暴力视频,因为孩子们会学的。”今天下午,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刘晓翠发言时建议,全社会关注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东方航空公司党组书记马须伦,建议对民航票价加快放开的步伐,能放开的应该都放开。同时建议把旅游做为一个新增长点打造以下几...[详情]
李光宇代表建议,制定“反校园暴力法”,明确规定应对校园暴力的相关条文,司法机关及时介入校园暴力事件,根据情况对施暴者定罪量刑,以法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