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剂是将药物的微粒灌装入胶囊中制成的,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伤风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等属于硬胶囊:鱼肝油丸、维生素E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等则属于软胶囊。胶囊是用明胶制成的,能溶于胃酸,对人体无害。装入胶囊的药物大多对胃黏膜及食道有刺激性,或易被消化液分解破坏。如果将胶囊药去壳服用,则会使药效降低,消化道受到损伤,甚至可将药物微粒呛入气管,给儿童造成危险。 有些胶囊是缓释胶囊,必须完整吞服,才能使药物以均衡的剂量释放,发挥最佳药效。如果剥去胶囊,把药物倒出来服,将破坏胶囊的缓释特性,达不到缓释的目的。 另外,胶囊内的药物有规定的剂量,剥开后容易撒失药粉,导致...
雾霾对空气质量的污染,如今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眼下,除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地扬尘的严控,为期三个月在全市范围内对餐饮油烟的专项整治行动也将全面展开。“雾霾”天气始于何时?历史上有关于北京雾霾天气的记载吗? 元至元六年“雾锁大都”“都门隐于风霾间”北京地处我国的北方,气候干燥,尤其是冬季漫长,且北距沙漠不过200多公里,很容易出现雾霾天气,史称“霾灾”、“雨霾”、“风霾”、“土雨”等。《北京气象志》、《北京灾害史》、《元史》、《明实录》和《清实录》等史料中多有记载。目前对其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元朝。据《元史》记载: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
话说明天就高考了,近千万考生将浩浩荡荡杀赴考场,这阵势,估计古人看了都吓一跳,那时全国才多少人口啊,记者今天也要继续穿越古今,来说说古代人科举考试前的那些迷信事儿。根据史料记载,从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第一位状元孙伏伽算起,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 夺魁的刘春霖,中国历史上一共有504位状元;而1300多年间,中国一共有98749人考中进士...[详情]
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以其美艳绝伦,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而流传千古。中国古代也有许多丑女,虽然相貌丑陋,但品德高洁,同样值得人们敬仰。相对四大美女,有四大丑女。✣ 第一位丑女:远古时代的嫫母。 相传,嫫母长得形同夜叉,丑陋无比,因此被后人看成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首。但若要论起嫫母的德行,则是中国女性的楷模。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赞美嫫母智慧超群,因而她得到了我...[详情]
今天要讲的这位更是心狠手辣,仅仅因为孙子、孙女婿在背后议论了自己男宠几句,便二话不说,将自己的亲孙子、孙女婿和已经怀孕的亲孙女杖杀!...[详情]
在现代社会,挑选一个“好女婿”,是许多女孩家长的大难题。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种独特奇葩的招女婿方式,人们称之为“榜下捉婿”。...[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