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感到惋惜的同时,作为校园贷款的主力军 ,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东西?下面专注学生安全知识的佰佰安全网为您简单介绍。 校园网络信贷常见欺骗手段 1 >>>> 分期付款换脸分期贷款 就读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周同学在某校园借贷网上分期购买了一部手机。回家后,周同学一算账发觉不对劲:自己分18期,每期491元,共要还8838元,比手机价格5888元足足多出近三千元。他登录该网查阅了电子版的四方协议才知道,原来该网用他的信息在一家第三方金融机构办理了一笔贷款,而之前他所签的协议相当于借贷合同,贷款本金为7860元——手机价格变成了628...
一个个讨债电话,让大学女生小武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让她委屈的是,这1万多元全都不是她所借,而是出手阔绰的学长小万利用她的身份信息在各个分期平台上留下的“窟窿”。瑶海警方经调查发现,像她一样有此遭遇的还有20余人,平均每个学生都“被贷款”一万多元。 “高富帅”骗同学身份信息贷款在同学们的眼中,95后小万算得上是个富家子弟,不仅花钱大手大脚,2015年底还在新站区开了一家通讯器材经营部。在店面开起来之后,他就开始在附近校园里到处找大学生到他的店里兼职。有人到他的店里后,他便要求对方拿自己的身份信息到一些分期贷款平台上贷款。小万告诉这些学生,店里只是暂时利用他们的信息借贷,产生的...
当前正处于在校大学生暑期找兼职、毕业学生求职找工作的高峰期,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提醒求职者,尤其是高校求职学生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电信诈骗、“校园贷”“助学贷”“网络贷”等陷阱。 当心“强制性”体检陷阱食品加工等行业需要求职者参加体检或者提供体检证明的,一般都通过正规渠道,不会强制性指定医院或者诊所。提醒:单位不应当指定某医院,此类医院也不应该是私立医院或者诊所。如遇到此...[详情]
网贷两千元,没想到三个月利滚利欠款竟达十万元!记者3月8日、9日曾连续报道了某高校大二学生小菲(化名)借校园贷,结果欠款从2000元变成了惊人的10万余元的事件。大学生为何会选择校园贷?他们的消费支出究竟去向哪里?他们的消费需求又是怎样的?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采访。来自公安部门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主要用途有投资、创业,旅游、休闲,交学费、培训费,购买奢侈品、高档...[详情]
近日,辽宁沈阳警方多警种协同作战,成功侦破“5.08”“校园贷”“套路贷”诈骗犯罪案件,打掉了恶势力犯罪团伙。...[详情]
近日有微博爆料称,一名大学生因在华尔街英语报课背上了网贷平台十几万元的“培训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