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高校网络教育的课程化体系建设 网络社会引发了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开展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教育,关乎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与国家长治久安。目前,仍有一些高校受到技术至上论的负面影响,把大学生的网路教育简单地与网路操作等同起来,却忽视了网络教育中关于人的网络生存中,网络人文教育这一关键。因此,高校要围绕不同年级、专业、学科的需求,设立系统化、立体化的网络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认知与行为。 2、注重网络教育的回归生活世界 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与大学生网络学习、网络购物、网络购物、网络政治参与等内容息息相关。高校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中,引导大...
防止网络道德缺失,在网络世界里,个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现实社会的直接接触和对话,这给人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虚拟存在”。这种“虚拟存在”,使得“自律道德”弱化,因此,人们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约束的机会。 加强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等学生上网场所的管理,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危害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详情]
按照下面的办法可以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各教学系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积极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学校网络教室要尽可能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学生的上网要求。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给学生必要的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进一步深入开展《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详情]
很多学校有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课程,那么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有哪些内容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总结一下。 ...[详情]
很多人疑问对中小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真正的教育孩子吗?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网络安全将出现哪些新特点?在19日下午举行的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首场论坛上,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ISO/IEC SC27 WG1组长爱德华· 汉佛莱斯等网络大咖展开讨论。他们认为,在物联网基础上的智慧城市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加重网络安全问题,因此,各类智能产品的设计要从源头把住安全关。 我们将迎来智能时代谈及信息技术中长期发展趋势,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以2030年为界,认为信息技术将体现以下特点:传输和处理技术走向成熟期,感知和行为技术快速发展期,内容技术即大数据技术发展程度不均。“...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近期有学生家长反映,西安市蓝田县杨斜小学一栋教学楼地基下沉地面出现了裂缝,这让家长多了几分担心,那么好端端的教学楼怎么突然裂缝了呢?今天上午,记者在西安市蓝田县杨斜小学看到,校园南侧一栋教学楼一层的四间教室正在施工中,教室地面已经看不到裂缝,工人师傅们正忙着对地板做防水层,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目前修复作业已经接近尾声。施工方负责人胡师傅:“把原来的土弄掉么,重新搞(修整)么,...[详情]
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详情]
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定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范围统一举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