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稻共作”是一种自然生态水稻种植技术,是让以鸭群为主导的生物与水稻、昆虫、水生物、杂草等构成食物生态圈。在这里,鸭粪取代了化肥,鸭子的走动防止了病害的发生,鸭子吃虫代替了农药,鸭子啄食、走动替代了除草剂,同时由于鸭群的田间活动,更有助于植物对土壤营养吸收。完全不需喷洒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的鸭稻共作方式,能最大限度、有效地利用稻田内的资源,兼顾鸭子的成长和水稻的生长。“鸭稻共作”的目的就是让用户在享受安全放心、美味可口的鸭稻米饭的同时,也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动物和植物同生共做,一年稻一批鸭,相辅相成。因此,鸭稻米是立体生态农业种植出的生态大米。 由于鸭稻米采...
一、感知经验: 师:我们班有三个小朋友走丢了,迷路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她们。 播放马路走丢的情景(十字路口)l 提问:XX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 指导:1、引导幼儿帮助朋友,激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2、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结:在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还可以请警察叔叔帮忙。(协管也行) 二、讲述经验: ...[详情]
在幼儿园中,首先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怎样做才安全,怎样做不安全,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幼儿...[详情]
燕郊汇福实验学校周边高楼四起,附近社区多达14个。近几年学生暴增,目前有5300余学生,挤在这一所学校上课。“我们辛苦地在北京工作,在燕郊买了房,躲过了北京高昂的房价,不想却陷入燕郊的‘教育荒’。”北漂张继东发现,孩子升入燕郊初中一个多月了,仍然没有专职语文老师,现在只能由副校长代课。河北燕郊紧邻北京,成为在北漂一族安家置业的首选之地。到2014年,小小的燕郊人口已达60万,人口密度是北京城的2倍。人口的剧增,带来的是基础教育沉重的压力,七八十人的超大班在燕郊已是普遍状况。三河市教育部门称,三河市整个中小学校教师缺口达500多人,燕郊占400多人,仅今年一年中小学净增学生6...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谣言,生活中不时出现:紫菜是塑料做的、西瓜用了膨大剂、顶花带刺的黄瓜有毒,等等。让消费者觉得简直无从下口,吃什么都有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关于食品谣言,你知道多少? 四川网友心花路上:为何会有这么多食品谣言?主持人:民以食为天,食品谣言最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因此,有一些团队化的造谣组织,有目的地制造食品谣言,有的是为了追求点击量,有的是有商业利益的黑手。在这个过程...[详情]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有手机可谓是能行天下,甚至连街边小摊贩都扫码支付了。可是你知道吗?便捷的手机支付里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今年1月份,叶某在南昌偷走一部手机,通过调出支付宝的付款二维码,不输密码就用该支付宝账号盗刷,购买了多件商品。2015年,四川人李某在苍南县捡到一部手机,利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先为自己的手机充值,之后又分19次向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内转账,共盗走了存款3499...[详情]
教育部12日就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科学确定普通高中规模,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为有...[详情]
“食物相克”的谣言一直备受大家关注,毕竟和身体健康有关嘛,谁不关心呢?然而即使官方一直在辟谣,依旧会有人对这些谣言信以为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