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拥挤伤害发生措施如下; 1、由符合条件的专职保安担任门卫,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2、加强对校内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员的管理。为确保学校安全,具有精神异常症状的人员必须在正规的精神卫生部门进行鉴定,一旦确诊为精神病人,学校应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帮助照顾。 3.对可能引发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4.加强对师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5.积极组织师生进行防范暴力事件预案的演习,提高师生的防范能力。 温馨提示:学生们要注意课间安全,课间不做剧烈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学校所有...
校园安全知识: 语言暴力虽然从表面上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是它对学生人格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不可估量的。它的危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形成“退缩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 2、形成“攻击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详情]
校园安全知识: (1)学生人格扭曲.当学生受到无端欺辱时,其他同学由于害怕报复,不敢挺身而出主持公道,正义感被泯灭.周围都是冷漠的眼神,“打去吧,打死偿命,与我何干.”同情心、团结协作精神都一刹那转变为倚强欺弱,人际关系淡漠,相互勾结、利用,一旦被坏人利用,将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2)爆发恶性事故.由于多次受到欺辱,受害者压力很大,等压抑达到不能承受时,就会产生报复心理,...[详情]
学生们要是出现意外伤害怎么办,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详情]
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那么校园网络暴力伤害大吗?...[详情]
如果孩子被校园欺凌了,是不能忍气吞声、要“打回去”,还是不能“以暴制暴”?2016年12月,一起发生在北京市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欺凌”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讨论,虽然校方否认这是欺凌行为,但随后一系列的“校园欺凌”事件仍被不断曝光,成为社会关注焦点。12月20日,记者就“如何定义校园霸凌”、“是否经历过校园霸凌”、“校方是否有过预防、解决校园霸凌方面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在上海街头、高校、幼儿园、中小学门口开展了一次随机采访。受采访对象样本人数约为20人,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不少受访者对“校园霸凌”认识模糊“我认为的‘校园霸凌’就是拳打脚踢吧。”这是一位受采访对象脱口...
人生处处是意外惊喜,但在不经意间也隐藏着无法预知的致命伤害。一旦意外灾难来临,鲜活的生命立即显得脆弱不堪。在已经过去的2015年中,发生了多起因意外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下面,本安全网专注于人身安全常识的小编就为您把其中的热点案例进行盘点,希望您能引以为戒,珍爱生命! 2015年热点意外伤害事件盘点 一、小区电梯速降致乘客腰部受伤 2月5日上午,在凤城医院住院部,记者见到了躺在病...[详情]
《痛心!镇江一4岁女孩遭暴力伤害,浑身伤痕累累》,9月19日,记者第一时间报道了镇江丹徒区高资镇某幼儿园一小班虚4岁女童遭到暴力伤害的事情。9月20日凌晨,此事有了进展和“答案”:“照片上孩子部分伤痕是上午奶奶的管教造成”,“身上损伤经过医院查看是体表损伤,没有大的伤害”;同时,“奶奶已深刻认识到错误,表示要改进管教方法”。记者报道这一消息后,引发大量转载和关注;记者的相关稿件...[详情]
日前,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数据显示,看似温暖安全的家,其实并非安全,其中50%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在家中,其次才是学校和幼儿园、...[详情]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调查显示,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国1-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回顾2015年,令人痛心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依旧频发,不少孩子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