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电视节目总是无害的 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不应该让他看电视,这是我们生活中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但自从1999年《天线宝宝》开始在儿童频道播放并且引起强烈反响之后,这条规矩便似乎失去了效用。但电视不应该成为低幼儿童生活的主导,小孩子不应该过早地看一些给较大孩子看的节目。电视可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有可能把在电视中看到的情景和真正经历过的生活混为一谈。如果他们看到的东西与他们的年龄不符,那么很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因为通过电视他们可以和自己的同龄人找到共同的话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试图在电视中找到自己生活的榜样。...
保质期的“质”:并不一定是安全指标 “保质期”是一个最通常的说法,类似的还有“货架期”、“保存期”、“最佳食用期”、“最佳赏味期”等。这些说法在定义上有一定差异,不过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们一般不做区分,都当做“保质期”。 每一种食物都有多种属性,比如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等。当我们说一种食品“合格”的时候,指的是它在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或者说,各方面都符合食品...[详情]
公职人员经商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在职公务员经商行为严厉禁止。 第五十三条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对于公务员的经商...[详情]
2016年,视频江湖第一案“快播案”,近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技术争议、公众围观迅速使快播案成为舆论热点。“段子”般的情绪释放之后,对案件的理性探讨正在回归。法律规定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延伸,法律规定的“原则”和“度”该如何把握?个人的权利保护和信息自由、政府对公共秩序的维护,以及企业创新之间的商业模式如何实现平衡?互联网领域与法学界共同探讨的这些问题背后,是一个正在风向转变的技术江湖,开始从法规到法理的思考。技术能否监控 “技术中立”是本案的一个争议点。技术能否对内容进行监控,可以实现多大范围的监控是更核心的内容。辩方认为,“技术本身并不可耻”,快播只是一个...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召开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于15日在北京开幕。这是今年中国的又一重要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一次开创性的由一国政府主办的文明交流盛会。同时,这亦是在百年未遇的世界大变局前,亟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的当下,中国与外界展开的一次深度对话。拒绝“冲突”论 倡导“美美与共”近年来,“文明冲突论”引发持续关注和争论,文明对话在当今世界具有现实意义。作为一个积累了数千年与不...[详情]
据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教育局官方网站消息,广饶县一中学生喝农药自杀身亡,教育局初步调查,该生因多次违纪受到学校退学处分,2017年2月16日其舅舅从学校将商某接走。当日下午悲剧发生。目前,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 通报称,2017年2月16日下午,广饶一中学生商某在家中喝下农药,经抢救无效死亡。悲剧发生后,县教育局迅速组织人员展开调查,经初步调查,商某曾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留校察看...[详情]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学获悉,因考试成绩不佳而遭受教师木棍殴打的该区第二中学初三女生小惠(化名)目前已辍学。...[详情]
2016年3月10日在延安市民朋友圈一条老师课堂上打学生的视频广泛传播,引起热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