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饮用竹筒香茶,傣语称为“腊踩”。这是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按傣族的习惯,烹饮竹筒茶首先是装茶。用晒干的春茶,或经初加工而成的毛茶,装入刚砍回来的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 接着是烤茶,将装有茶叶的竹筒,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烘烤6—7分钟后,竹筒内的茶叶便软化。这时,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压紧,尔后再填满茶,继续烘烤。如此边填、边烤、边压,直至竹筒内的茶叶填满压紧为止。这样,才算将竹筒香茶烤好了。随后用刀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形的竹筒茶,以待冲泡。 冲泡竹筒香茶时,一般大家围坐在小圆桌四周。先掰下少许竹筒香茶,放在茶碗中,冲人沸水至七八分满,大约3—5...
文化广场如何防汛排涝: 1 、控制热岛效应,保护气候环境 严格控制城市大规模耗能排热,提倡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避免因成片的城市热岛效应而引发气候环境变化,减少暴雨频发机率。 2、 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统筹协调,疏浚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降低河床底部标高,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注重近期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加强河流堤防建设,提高抗御洪...[详情]
关于维族的知识非常的多,文化底蕴很深,那么维族具有哪些饮食祭祀文化呢?文中小编为您介绍。...[详情]
很多游客都想了解苗族具有哪些饮食祭祀文化?佰佰安全网上面有很多相关的专业解答可以供大家参考。...[详情]
今后,在中小学校园,就能近距离接触到庐剧《江姐》、黄梅戏《女驸马》等优秀戏曲节目。昨天,合肥市“戏曲进校园”工作推进会召开,记者从会上得知,戏曲文化将纳入全市中小学课程中,并将有专门编写的戏曲教材可供使用。中小学生每年能免费观看一场戏曲演出、参加一期戏曲体验夏令营活动。记者了解到,“戏曲进校园”将以庐剧、黄梅戏为重点,兼顾其他戏曲剧种。根据推进工作“时间表”,将从市属学校、省示范高中、少年宫学校开始试点,分批推进展开。到2018年6月前,全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学校数达100%,实现戏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等全覆盖,推动“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面,形成了一套具有全局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大智慧、大战略和大思路,构成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文化大思路主要包括以“六个一”为主体内容的基本框架:一面伟大旗帜: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详情]
2015年文化部公布的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583亿元,相当于全国人均费用超42元。除了直接的惠民文化资金外,中央和地方财政还设立了规模庞大的各类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企业。2010年以来,中央财政已下达192亿元,各地财政也有数亿到上百亿元的支出。财政专家估算,每年各级财政累计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达数百亿元。巨大的文化投入提升了文化公共服务水...[详情]
6月1日,是14岁的小马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从此他将挥别少年时代,开始他的青春之旅。...[详情]
近年来,代表校园文化标志之一的高校书店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餐饮类企业。让很多学子为之感叹,校园书店成为记忆里空白。商业侵蚀下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