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第一次遇到校园欺凌时,害怕是没用的,要积极的心理暗示,表现淡定,有惊无恐,”坏人“是遇强则弱的,所以气势上要压倒对方。 2、若被很多学生围着,要明白逃为上策,这个时候就要斗智斗勇,尽量周旋拖延时间,逮到机会撒腿就跑;如果遇到对方先未动手,而是”谈判“,先尝试谈判,见机不妙撒腿就逃。 3、要明白人身安全是首位的,面对围困时要”做个小人,“避免使用挑衅性语言激怒到对方,防止暴力发生或升级。 4、当看到有同学被同学欺负时,应尽快报告老师,如果是看到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可以介入驱散,防止暴力持续或升级。 5、练就强壮的身体,如果遭到校园欺负,衡量下自己的实力,如...
独自面对时。一个人遇到突发霸凌状况,要尽快走开。通常施暴者只是借机发泄不快,如果你没有反应,对方往往不会再纠缠。如果对方突然出手或者追逐,立刻向最近的人群奔去。 如果实在不能避开,气势上不能软弱,施暴者总选那些看上去比自己弱的人下手,目光要坚定,保持沉着冷静,腰杆也要挺得笔直,传递出“我也不好惹”的信息,或者直接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知道了会批评你的”。 大声说...[详情]
从欺凌性质看,低年级以直接欺凌事件为主,到高年级则呈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等多种方式并有。由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攻击性比较强,又有强烈的同伴交往需要,特别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初中以上学生的欺凌行为有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校园欺凌中通常有两种角色:实施欺凌的学生、被欺凌的学生。其中有一批孩子叫做欺凌/受欺凌者,他们有时是欺凌者,有时又是受欺凌者,尤其值得关注。 人们往...[详情]
在小学阶段也有校园欺凌的事情发生,那小学生如何面对校园欺凌呢?文中小编为您介绍一下。...[详情]
对于校园欺凌事件,此前,教育部也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2017年11月,我国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了学生欺凌的界定,提出了预防的具体举措,规范了处置程序,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确了惩戒措施。根据方案,情节轻微的一般欺凌事件,由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情节比较恶劣、对被欺凌学生身体和心理造成明显伤害的,学校对实施欺凌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同时,可请公安机关参与警示教育或对实施欺凌学生予以训诫。屡教不改或者情节恶劣的,必要时可将实施欺凌的学生转送专门学校进行教育;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
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今年,我们一起关注校园欺凌现象。 尽管欺凌频发且伤害大,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欺凌者往往只是受到学校记过处分,严重的也不过以劝退、转学收场。今年两会期间,巩汉林等政协委员建议通过完善法律的方式遏制校园暴力。在呼吁校园欺凌立法的同时,家长和老师们还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用暴力解决问题,关心孩子的心情...[详情]
今年年初,市教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区教委和学校研究制定本区本校加强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截至6月底,东城、海淀、丰台等多区的区级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已经出炉。目前,东城、海淀等区都建立了防治中小学校欺凌领导小组,来统筹领导和指导本区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协助各中小学校稳妥处置...[详情]
昨日上午9时许,在位于新郑市龙湖镇的中原工学院校园内,该校一女生被捅伤在地。...[详情]
这几天,有关校园“欺凌”的事件再次吸引舆论的关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