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而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要想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然后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学生厌学外在原因分析 第一,学习时间周期较长。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众所周知,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
1、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学习被动,对学习感到乏味。他们感受不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快乐,反而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 2、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颇。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发展和赚钱养家,从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只提供给子女足够的零花钱,对于孩子的成长关心不足,孩子得不到情...[详情]
如今在每个家庭之中,孩子厌学是很难攻克的难题,一旦出现厌学现象之后,就会给家长增添很多的困扰。其实造成厌学的原因有很多,需要事先了解...[详情]
摘要:女大学生失联遇害事件频发,引发各界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8月至9月,19起年轻女子失联案件中,五成被害人为在校大学生。本文主要针对此类事件发生所存在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对此探讨一些个人看法。关键词:社会;自我保护;女大学生;原因分析女大学生的社会特征是涉世未深,容易轻信他人,有高学历但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故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能及时作出反应。而罪犯抓住了这些性格特点,屡屡得手,令人扼腕。下面是我们对于此类事件的收集,以及展开的讨论。一、事件回顾2014年8月9日,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2014年8月19日,重庆16岁的初中毕业生在晋江见男...
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部署。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与您共同探讨习近平为何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以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内涵。“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详情]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在5月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各界人士、高...[详情]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7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