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甘肃庆阳校车事故发生后,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维护学校交通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要求,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因此,加强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我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交通安全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未发生一例大的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一、我校交通安全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上学的出行更加关注,开始有意识让孩子上下学乘车出行。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减轻长途奔波赶路之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在路途中意外...
1、请交通安全的专业人员(如交警、交通安全宣传员等)到课堂给学生讲授有关交通安全的专业知识,提醒学生在参与交通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及时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考核,其成绩与三好学生的评定挂钩。 2、给学生播放一些交通事故录像,通过惨烈的场景、悲痛的画面,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醒自己过马路时千万注意安全,遵守交规,不做“马路小英雄”。 3、举行交通事故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可以是身边的事...[详情]
一、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医疗紧急救助制度 道路交通事故试验表明,如果在事故发生后5 min内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30 min内采用急诊,至少可以使18% ~25%的重伤者免于死亡,因此实施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紧急救援是降低事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发达国家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通常由以下子系统构成:路边电话系统、信息接报中心、紧急医疗系统、紧急出警系统、路面清障系统和消防系统。发达国...[详情]
据了解,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生理机能退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步幅和步速明显下降,这就使老年人横穿道路时比年轻人要慢,易发交通事故。加上动态视力的衰退,对来往车辆车距判断不准,加之听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生理因素,对机动车易产生恐惧感,导致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成为老年人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博山区中医院医务科李庆主任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导致感觉能力降低,听力、视觉等功能减退,而致灵敏度下降。再有就是动作灵活性差、协调性差、反应相对迟缓。而且,一般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也会出现很大程度的降低,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情绪反应更为激烈,...
今年12月2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四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拒绝危险驾驶、安全文明出行”。今年5月份成都女司机因“路怒”被打,引发舆论对文明驾驶、拒绝路怒的热议。那么“路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该怎样预防呢?佰佰安全网为你讲述。 什么是“路怒症”? “路怒症”(Road Rage)的说法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数量的不断上升,这个词逐渐在国内流行开...[详情]
12月2日电鄂州市委宣传部刚刚发布的消息称,针对今天清晨已致17人死亡的“12.2”重大交通事故,湖北省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2016年12月2日早6时左右,一辆金杯面包车(车牌号鄂A181k9)在葛庙路栈咀大转弯处冲进路边水塘。据事故中生还的司机反映,车上共有20人,其中司机1人,乘客19人。客车落水造成17人遇难1人下落不明,2人正在医院抢救。据...[详情]
在民族朝阳路口,这种共同遵守交规的“阵势”,对学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详情]
每年的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2015年的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什么?又有哪些突出的交通危险隐患呢?请与佰佰安全网一同关注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