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稻共作”是一种自然生态水稻种植技术,是让以鸭群为主导的生物与水稻、昆虫、水生物、杂草等构成食物生态圈。在这里,鸭粪取代了化肥,鸭子的走动防止了病害的发生,鸭子吃虫代替了农药,鸭子啄食、走动替代了除草剂,同时由于鸭群的田间活动,更有助于植物对土壤营养吸收。完全不需喷洒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的鸭稻共作方式,能最大限度、有效地利用稻田内的资源,兼顾鸭子的成长和水稻的生长。“鸭稻共作”的目的就是让用户在享受安全放心、美味可口的鸭稻米饭的同时,也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动物和植物同生共做,一年稻一批鸭,相辅相成。因此,鸭稻米是立体生态农业种植出的生态大米。 由于鸭稻米采...
沼气气体泄漏报警器,又名沼气泄漏检测仪,是矿井内现有固定式监测系统的补充。沼气泄漏检测仪是矿井内现有固定式监测系统的补充。现场固定式仪器有着布置不够灵活,不能全面反映矿井内所有位置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缺点。特别是无法及时地发现一般的裂隙泄漏和工作面泄漏。沼气泄漏检测仪,通过安检人员和现场工人的流动式检测,就会随时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制止危险的发生。 目前,已有数千台沼气泄漏检...[详情]
5月连发三起飞机上充电宝冒烟的不安全事件:5月2日,沙特阿拉伯航空一航班(广州—利雅得)在上客过程中,一名旅客放在钱包中的充电宝自燃冒烟,造成机上地毯局部烧焦和部分机组人员身体不适,航班最终取消。5月12日,哈尔滨飞厦门航班,在厦门机场进近(飞机下降时对准跑道飞行)时,一名旅客的充电宝出现发热冒烟现象,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飞机设备损伤。5月30日,海口飞深圳一航班在飞行过程中,一名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在行李架中冒烟,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飞机设备损伤。不仅在飞机上,充电宝在其它地方也“惹过事”。6月份,广州地铁一号线出现了一位女乘客包中的充电宝突然冒白烟自燃事件,虽未造成重大事故,...
冬季临近,气温下降的同时,雾霾也悄悄到来了,街头上戴口罩的市民越来越多。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防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呈现季节性热销。在口罩防霾,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找到真正能够防霾的口罩成了不少人的迫切需求。11月1日,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正式实施,日后,消费者购买和生产口罩都将有标可依。 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实施 此...[详情]
秋冬季节,不少人都会选择佩戴防雾霾口罩,面对口罩需求量的暴增,消费者不禁要问,什么样的口罩才能更好的防雾霾?2016年11月1日起,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 直观:“防护效果”取代过滤效率 新国标对口罩性能的规定使用了“防护效果”这样的综合指标,以“佩戴口罩后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这种直观...[详情]
日前,记者致电麦当劳中国顾客热线,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应是:“麦当劳中国一直严格要求供应商遵守我国关于抗生素使用的法律法规的,所以顾客可...[详情]
在国内各类产品设计,以及国家标准制定中,多体现儿童权益保护的意识和理念,既能防范悲剧的发生,也是一张为中国制造品牌升级添色的名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