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玩具中含有哪些有害物质?小编总结如下: 1、氰化氢,又称氢氰酸,呼吸道吸入可致人中毒,误服也可引起中毒。 2、含苯化合物,含苯化合物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的最常见的损害是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头痛、乏力、失眠或多梦等症状,它还会对人的造血系统产生毒性。苯已被确定为可致人白血病的化学物质。 3、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燃烧后可产生氯化氢气体。人接触后会引起咳嗽、打喷嚏、气急、胸闷以及流鼻涕和流眼泪等症状。吸入高浓度的聚氯乙烯可发生肺水肿,长期接触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4、甲苯二异氰酸酯,它是一种低分子化合物,在工业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泡沫、喷漆、涂料、塑料工业中...
migo塑料杯有有害物质吗?接下来小编带大家来研究一下。细心的人都会看到塑料杯底部的三角吧,里面有标识,杯子具体由什么材质制成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标识里的数字知道。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表示判断塑料杯的安全性,今天小编就教大家认识这些标识。 “5”——PP(聚丙烯),是最为常见的,PP塑料水杯采用的是聚丙烯,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绝缘性,安全,对人体无害。制品能在100℃以...[详情]
第一,加热烹调食物会破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蛋白质、脂肪、活性酶(又叫酵素)和有益菌类等。以蔬菜为例,不论是炒、炸,还是炖、蒸,都会使其中丰富的酶(也叫酵素),加热至60度就可以破坏食物中所有酶。 食物中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也会因加热被大量破坏。例如,50%维生素E、70%维生素C和90%叶酸在加热时分解,蛋白质在高温中因结构变形而变性,不饱和脂肪在高温环境被氧化,酶和有...[详情]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重量轻,耐用,价格便宜,并且用其制作的容器运输也很方便。虽然经过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安全使用核准,但消费者仍然担心它...[详情]
今天,北京市食药监局通报,针对前期网上网上疯传“撕不烂的紫菜是塑料薄膜做成”的视频,市食药监局联合媒体和热心市民在市场上随机购买紫菜后送检。检测结果显示,被送件紫菜均未发现塑料薄膜成分。在市食药监局的组织下,包括《法制晚报》在内的本市7家不同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购小分队,各自从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商超、便利店、食杂店和农贸市场随机购买紫菜,共计购买来自25家生产企业涉及22个不同品牌的紫菜样品39个。再加上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自行采购的5个紫菜样品,以及门头沟区热心群众送来的1个紫菜样品,本次检验紫菜样品共计45个(详见附表),另有3个塑料薄膜样品。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
今年三月份,美国网约车公司Uber发生了全世界第一宗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死亡的事故,事故引发了全球舆论震惊,以及对无人车安全性的讨论。据外媒最新消息,Uber公司已经查出了这次车祸的原因,即无人车本身发现了这名正在横穿马路的行人,但是自动驾驶软件系统没有采取避让的措施。 在这次事故中,一名49岁的无家可归女性被撞身亡,当时她通过一个非斑马线区域,推着一辆单车横穿马路。而在Ube...[详情]
超薄塑料袋在山西将面临禁售;鼓励居民分开盛放和投放厨余垃圾,实现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循环利用;包装物、废旧家具、废旧纺织品等,将探索建立专业回收设施与专业物流相结合的第三方回收模式……9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山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十三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建设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领域四大类共85个循环经济备选项目,总投资945.4...[详情]
《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汽车生产企业作为污染控制的责任主体,应积极开展生态设计,遵循易拆解性和可回收利用性的设计原则,采用合理的结构...[详情]
这两天,徐州丰县的大街小巷和微信朋友圈都盛传一则消息:首羡镇一男子在当地小超市购买了一份未制作的炒面,回家烹制食用后死亡,家人同时也...[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