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措施 1、加强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建章立制。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3、完善体系。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4、及时处置。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校园欺凌是一个社会问题。处理校园欺凌问题,不应该简单地把矛头指向某一方。因为它涉及的对象是生理、心理、人格都有待成熟的未成年人,所以在欺凌行为发生时,当事人往往难以预料后果。事情发生之后,学校又难以及时掌握真实情况,从而导致校方很难把握对欺凌者的处置程度。 正确分辨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哪些属于学生交往中的正常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于相关事件,发生后首先应该判断当事人实...[详情]
校园如不安全,教育无从谈起。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向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国家“平安校园日”,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许进委员表示,近年来,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和意外伤害事件频繁发生,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5月至8月,共上报68起校园欺凌事件。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的校园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涉案人员就有1881人,经审查,批准逮捕的有1114人。许进说,校园欺凌的方式不只限于身体暴力,还包括语言暴力、网络暴力等具有欺负、侮辱性质的伤害行为。暴力行为不仅仅是殴打和辱骂,还包括逼迫...
防治学生欺凌、保障网约车乘客安全、防控电信诈骗……针对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风险点”,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银监会以及相关企业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分别提出了应对措施。教育部透露,由8部门研究制定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拟于11月底前出台。近年来,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教育部党组副书记沈晓明在此次会议上介绍,目前教育部正会同中央综治办...[详情]
今年年初,市教委发布《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区教委和学校研究制定本区本校加强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截至6月底,东城、海淀、丰台等多区的区级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已经出炉。目前,东城、海淀等区都建立了防治中小学校欺凌领导小组,来统筹领导和指导本区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协助各中小学校稳妥处置...[详情]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近日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遭同学“霸凌”。...[详情]
这几天,有关校园“欺凌”的事件再次吸引舆论的关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