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承担着维持生态环境、调节气候、保护国土安全等重要功能和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远比它的林木直接经济价值大得多。然而,由于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致使人们过度利用甚至是破坏森林资源,一方面导致林业内部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 两危现象” ,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因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而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后果。深刻的教训促使人们认识到,林业必须走生态化道路,才能实现林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细化生态发展目标 一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 二要抓好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 三要抓好城区的绿化质量,提高城郊绿化率。...
采用秸秆覆盖种植可以减少碳排放量,提高土壤固氮率。秸秆作为生物肥代替部分化肥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进而改善了黑土地土质。与化肥对土壤的有害作用相比,秸秆还田提高了微生物活性,减少了农残含量,保证了土壤的养分平衡,是更适合黑土地水土保持的耕作模式。研究还表明,土壤碳排放量与土壤含水量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秸秆还田降低了碳排放量,提高了土壤含...[详情]
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详情]
三北防护林建设,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那么三北防护...[详情]
近日,禹州市公安局鸿畅派出所接群众举报,在鸿畅镇山底吴村吴某老宅内种植有毒品原植物罂粟。鸿畅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大量种植中的罂粟,经清点毒品原植物罂粟为1050株,并当场予以铲除。5月5日,民警将犯罪嫌疑人吴某(男,69岁)抓获。据悉,今年以来,禹州市公安局严格按照“禁种铲毒专项行动”要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新媒体等媒介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民警通过走访调查、拉网式排查等多种形式,强力推进禁种铲毒专项行动。截至目前,禹州警方共计清除非法种植的罂粟14065株,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83名,赢得了群众的赞许和社会的好评。禹州警方郑重告诫,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种植罂...
通过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持续改善。在生态环境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兼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表示,我国水生态破坏以及河湖断流干涸等情况目前依然较为普遍。2020年将更注重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鱼和谐”成为“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追求的目标任务。 打通水里岸上,实现重要水功能区监测“四个全覆盖” 张波说,...[详情]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关于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鼓励举报人依法实名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鼓励企业内部知情人员举报。《意见》指出,举报人举报的事项应当客观真实,一般应有明确的举报对象和环境违法行为。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要严格保密。经查证属实,对符合条件的实名举报人,应给予奖励。对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在举报受理和查处过程中推诿拖延、通风报信、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详情]
发改委表示:在过去的今年上半年里,中国经济质量效益得以继续提升。...[详情]
2018医疗健康云生态大会 会议时间:2018-06-08 08:00至 2018-06-08 18:00结束 会议地点: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