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属于碱性物质,具有较好的去污性,但对于堵塞在毛孔里的黑头则是力不从心。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庭常用碱性类的物质,如碱面清除厨具上的污渍或毛巾上的汗渍。碱面的碱性强于小苏打,水溶液的pH值可以达到11以上。即使如此,碱的去污能力,尤其是溶解油脂的效果,也要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剧烈的摩擦或冲洗才能清洁家用物品上的油污,而这些方法是不能用于人的面部的。 人的皮肤呈微酸性(pH值在5~5.6),皮肤分泌物形成的微酸环境不利于细菌生存,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如果用小苏打溶液敷在面部皮肤上,不仅清除不了黑头,反而破坏了皮肤的天然屏障,使皮肤变得干燥,某些皮肤敏感的人还容易出现刺痛、红...
1)化学性质上区别: 从外观上说小苏打和食用纯碱都是白色的物质,小苏打是细小晶体,而纯碱则粉末。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叫做碳酸氢钠(NaHCO3),食用纯碱的化学名称叫做碳酸钠(Na2CO3),小苏打为弱碱性,食用碱的碱性则相对强。食用纯碱的热稳定性比小苏打的热稳定性强。小苏打加热后会分解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食用纯碱加热不会分解。 2)在厨房里使用方法不同 肉类食物,加...[详情]
清洁工作可谓是护肤之本,细致、温柔、彻底是洁面的三个关键。洁面是打造美丽肌肤的第一步,夏末秋初正是肌肤问题频频发生的时候。一款好用的...[详情]
夏天一到,蚊子就多。近年来,一种对灭蚊有“奇效”的“蚊香液”成为了大众喜爱的灭蚊工具。但鲜有人知,这种居家旅行灭蚊药剂,却含有急性毒性成份“氯氟醚菊酯”,人一不小心误食,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中毒身亡! 今年5月14日,东莞长安锦厦社区,便发生了这样一起意外事件。市民陈先生1岁7个月大的儿子小伊(化名),不小心误食了约10ml的“蚊香液”,短时间便出现了抽搐、口吐白沫、神志不清等中毒症状。庆幸,他家人发现后立即将小男孩送至东莞市长安医院抢救。经过医护人员近3小时的救治,终于将小伊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目前,小伊已脱离生命危险,身体正在康复中。据家住东莞市长安镇锦厦社区的陈先生介绍...
2015年6月2日,净化网络用语研讨会在互联网信息办公司举行,“屌丝”、“逼格”等近两年流行的网络词汇入选低俗用语排行榜。近年来网络上的一些评论或发言,污言秽语更是比比皆是,网民频繁使用低俗词语、恶意辱骂他人,其现象值得我们重视。据《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报道,今年,广东省高考继续要求考生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根据教育部考务要求,用汉语文授课、学习的考生在高考时,除外语科外...[详情]
根据海南省民政厅数据,2013年全省办理婚姻登记94732对,协议离婚10189对。其中办理结婚登记人数比2012年减少15873对,离婚人数增加1193对,离婚率上升13%。这意味着去年全省平均每天有260对新人登记结婚,有28对夫妻协议离婚。对此,心理学专家认为,离婚者中,70后占一定比例,但80后占了很大部分,因为年轻夫妻都是独生子女,有时候比较自我,对于婚姻也有很多期待...[详情]
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详情]
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给出答案:“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 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