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 桑基鱼塘 农民利用生物互生互养的原理,建立起田塘生态系统。他们挖塘养鱼,在塘基面上种桑,利用桑叶养蚕,再用蚕沙喂鱼,含有鱼屎的塘泥作肥料还塘基,形成一个闭合的生态链环,称为"桑基鱼塘型"。在这个食物链中,桑树是生产者,蚕是一级消费者,鱼是二级消费者,鱼塘中的微生物则是分解者,物质在其中周而复始地循环,生生不息,废物得到全面的利用。
120岁的婆婆坐在门前,等100岁的儿媳妇从娘家回来,80岁的孙女一面穿针引线,一面自豪地说:“我还年轻……”这到底是传说,还是维吾尔族老人真实的长寿状态? 2007年11月1日,当健康时报记者寻访到位于新疆茫茫戈壁中的绿色小城沙雅时,这个98%以上为维吾尔人的居住地时,答案浮出了水面。 他们虽已高龄,却耳聪目明,终日劳作,动作灵巧。 在小城和乡镇的公路上,70岁的老人...[详情]
武汉是地面塌陷比较严重的地区,在2000年4月洪山区青菱乡烽火村乔木湾发生严重的岩溶地面塌陷,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染上吸毒一秒钟的事儿,戒毒却需要很长时间,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往往会半途而废,而坚持下来走上正道的人值得敬佩。 广西礼茶村从“吸毒村”到模范村的脱毒之路和许多位于中越边境的村庄一样,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友谊镇礼茶村住着壮、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礼茶村与越南山水相连,没有物理隔离设施,大量边境便道、小道畅通。用村党支部书记凌振森的话说,“这里三面环边,条条道路通越南,一不小心撒泡尿就违反国际法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但打通了村民边贸往来的“小康之道”,曾几何时,也为“败家之毒”敞开了大门。村内不少年轻人染上毒瘾,多个家庭因毒品陷入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境地,曾有4名村民因贩毒被执行...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一位迷路老人倒在藕塘内,身体已经被冻僵。接警后,民警赶到现场发现老人还有生命体征后,立即蹲在泥泞的藕塘中,用身体当“靠枕”实施紧急救助。1月28日上午8:10左右,来安县公安局半塔派出所接到报警,报警人称在半塔镇鱼塘村林岗村民组边的藕塘里好像有个人。报警人不敢靠近,不太清楚具体情况,半塔派出所值班民警朱国兴立即带人赶了...[详情]
按照既定方案,三江村人正在陆续搬离这个他们曾世代居住的村子。村民马定乐告诉记者,如果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整个村子就会被拆平,三江村就此消失。三江村隶属浙江绍兴袍江经济开发区斗门镇,去年三江村开发区被列入整体拆迁计划。古村将成废墟关于三江村确切记载的历史始于明洪武年间。历史上,三江村又称“三江所城”。三江村因驻军而兴,是绍兴军民抗倭的历史见证。明朝时,为防御倭寇进犯,朝廷在全国...[详情]
今天(6日)凌晨4时许,S2沪芦高速往市区方向发生一起货车小轿车相撞事故,造成一人当场死亡。...[详情]
为了个人恩怨,湘乡市东山街道东山村村民王某伙同村民丁某、杨某雇来挖机,将老村部大楼挖毁。日前,湘乡市信访局曝光了信访人王某等人涉嫌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