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处理法 利用大自然(天然水体、土壤等)对污水进行自我净化的原理来发挥作用。包括土地处理系统和水生植物处理系统。常见的有生物塘、土壤处理法、人工湿地处理法等。 氧化塘是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来进行污水生物处理。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而水中的微生物可代谢降解有机污染物,溶解氧则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塘面的复氧作用来实现,可大大降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水中的氮和磷,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水进行自然净化的一种方法,利用水生植物、碎石煤屑床、微生物的构成与污水发生过滤、吸附、置换等物理过程及微生物的吸收与降解等生物作...
近日,一条题为“云南一扶贫工作者‘骂’贫困户”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也进行了报道。记者在10月29日下午采访到了视频中的女干部。 视频中,一名女扶贫干部在讲话时说,“大家都是经过苦日子的人,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国家退耕还林还给补贴,老了有养老保险、病了有医疗保险、日子过不下去了还有低保,盖房子了给你们补助,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幸福不是靠张嘴要来的,不是伸手要来的,不是在家中跷着脚等来的。你看看那些开车、住洋房的人家,哪个是靠低保富起来的,不都靠自己双手。”她说。“扶贫,就是贫困了帮一把,牵着你走一步。想想你们任何一家,享受...
近期,发现一些企业或社会团体打着扶贫的旗号,违规从事牟利敛财活动,既损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利益,也为脱贫攻坚带来负面影响。国务院扶贫办特此公告如下:一、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坚决反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打着扶贫的旗号违规从事牟利敛财活动。二、以扶贫为主要业务的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应坚持扶贫和公益性的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严禁打着扶贫旗号从事与扶贫无关的活动,取得的收益...[详情]
马山县的扶贫乱象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扶贫办就此公开做出回应并展开部署。这起涉及公共安全和利益的事情进展如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今日回应“广西马山县虚报脱贫人数”时指出,马山县政府已于9月初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核实,其中超过贫困标准的3048人已全部暂停享受扶贫政策。国新办今日就扶贫工作进展和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等情况举行发布会。谈...[详情]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9月16日至17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易地扶贫搬迁...[详情]
3月10日下午,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司长黄艳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从2013年到2019年保持持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