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要加强手足口病的认识,发现学生和儿童发热、起皮疹或口腔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二、就地隔离避免接触。发现有手足口征象的孩子,不要再送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在家隔离治疗也要同其他孩子分开食宿,用具、玩具应分开;直到病愈后才可回校,以免传染其它儿童。 三、把住病从口入关。防止粪便、口鼻分泌物污染水和食物,彻底处理好孩子的粪尿排泄物,尿布要洗净消毒再用,孩子的奶瓶、食具也要经常消毒,不让孩子随便吃不可靠的食品饮料。 四、养成卫生习惯。教育学生和儿童自幼养成卫生习惯,改掉吮手指的不良习惯,远离垃圾及不清洁环境;养成游戏后、饭前、便后彻底...
及时消毒隔离 一旦孩子被感染上了手足口病,家长也不要慌张,及时送往医院救治,需要与外界隔离,避免传染他人。孩子用过的日用品应彻底的进行消毒,并且还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天气晴朗时,要经常为孩子晾晒被子,保持室内的整洁。 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室内的空气质量不好,空气不流通,更容易使孩子患上手足口病,所以我们要经常打开门窗,使得室内通通风,与外界换换新鲜的空气,保持室内适宜的...[详情]
立秋了,宝宝更容易在这个季节生病。提到手足口病,家长难免会心有余悸。一些人问:如何预防幼儿手足口病呢?下面和佰佰安全网了解下吧。...[详情]
近期,长沙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各大医疗机构接诊的疱疹性咽峡炎病例也陆续增多。人们常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一对“表兄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两种疾病有什么不同之处?预防的方法是否相同呢?长沙市疾控专家为您一一解答。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由肠道病毒引起,高发人群均以儿童多见。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发热、咽痛和界限清楚的丘疹、1-2毫米水泡样咽部损害,逐渐发展为较大溃疡。损害好发于软腭、喉头部、悬雍垂和扁桃体,病程可持续4-6天。与疱疹性咽峡炎不同的是,手足口病引起口腔更广泛损害,并可发生于口腔颊面、齿龈和舌侧面。且手足口病患儿的手、足、臀等部位也...
最近,一些幼儿园在早晨入园时又加强了对幼儿的晨检,主要检查手口有无疱疹,不少家长担心,是不是手足口病又流行起来,针对这个问题,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近日,不少家长发现,幼儿园在早晨入园时又加强了对幼儿的晨检,老师会挨个检查孩子们手口有无疱疹,不仅如此,幼儿园还对玩具、用具、教室等进行了消毒,不少家长就担心,是不是手足口病又流行起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近日,记者专...[详情]
截至目前,北京今年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疫情6起,涉及病例24人。专家提醒,根据近5年的监测数据,北京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以4-9月份为主,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份,易感人群应做好防护。2015年1月1日-3月31日,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779例,比去年同期(1916例)下降59.34%;报告发病率3.68/10万,比去年同期(9.06/10万)下降59.38%。其中,3月共报告...[详情]
2015年5月26日,南昌市市民雷女士向记者反映,她的孩子今年2岁多,在南昌格林皇家幼儿园读托2班。25日,她的孩子被诊断出感染上了...[详情]
记者昨天从南医大二附院小儿急诊科等了解到,目前这个季节确实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其中就包括手足口病。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必须注意环境和个...[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