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避免运动过后大汗淋漓,“汗”出伤阳。起床前可以做几个小动作,有利于增强体质,养护心脏。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正午1点到3点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午饭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所以,中午人们总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对中午不能午休的上班族来说,午间时分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30~50分钟。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关节...
1、保护肝胆最重要。春天会让肝脏和胆囊中的一些小毛病变得更为严重。要保护肝胆,就要避免环境中的任何化学物质,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饭店吃饭,远离做菜使用的劣质油,每天最好吃1—2把坚果。应食用好的油,比如橄榄油和用坚果及种子压榨的油,它们就像润滑剂一样,让你的身体零件更灵活、健康,不易生锈。肝气舒畅,人的韧带、肌腱和关节也不会僵硬。 2、进行“身体大扫除”。春天是扫除季...[详情]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不仅是人体内解毒的场所,也能维护人的身体机能。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身体器官会逐渐衰老,肝脏的衰老导致肝脏的代谢、解毒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可能受到肝炎的侵袭,老年人为了保护身体健康,做到延年益寿,更要注意肝脏的保养,老人要注意远离这些容易损坏肝脏的食物。 酒伤肝,尤其是对于肝脏本来有损伤的人来说,饮酒无疑是对肝脏的再次重创,可导致肝脏损害的进...[详情]
两性安全是很多人都关注的热点问题,下面就请您和佰佰安全网一起了解一下关于这些食物同时具有补肾养肝的功效的相关知识吧。...[详情]
“针对老年人有哪些养肝护肝的食物”,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过年期间,走亲串友,大鱼大肉之外,怎可少了酒。经常可以在酒桌上听到劝酒的人说:“小酌怡情,这大过年冷嗖嗖的,喝点酒暖暖身!”然而,酒真能暖身?为啥小记就越喝越冷呢?除此之外,在即将过去的二月份,还有一些食物也被流言赋予了“另类”功效。春节都过去了,让这些流言也随着旧年一并过去吧!谣言一:酒能暖身冬季天寒地冻,人们为了抵抗严寒,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于是“喝酒驱寒”的说法又一次在朋友圈流行起来。其实,喝酒驱寒这种说法自古就有流传,但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真相:“酒后身体发热只是假象。”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皈阳说,人在喝酒后确实会有全身发热的感觉,因为喝酒后,酒精...
提到茅台酒,最先想到的就是“国酒”宣传,但2016年12月26日国家商标局决定,“国酒茅台及图”商标不予注册。资料显示,茅台自2001年9月13日开始申请注册“国酒茅台”商标,至今已是第九次申请失败,也就是说,“国酒茅台”的广告宣传实为“裸奔”。2015年最新修订的《广告法》第九条规定:“广告不得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茅台自诩“国酒”显然也违反了新《广告法》,需要...[详情]
因接受“拔罐排毒”治疗挑破水泡,一女子发生细菌感染、高热后不得不住院治疗。专家提示,一些机构不具备无菌条件却随意开展创伤性项目,患者很可能发生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乃至死亡,建议消费者进行此类创伤性保健项目时尤需慎重。52岁的朱女士感觉肩颈部酸痛僵硬,认为是“寒毒”导致,就去了一家以所谓“拔毒治疗”为特色的诊所。拔罐治疗后,治疗人员将密集的水泡挑开进行“排毒”。随后,...[详情]
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王融冰24日表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8个省区市在使用清肺排毒汤,这是通治方,现在已经扩展到疑似病例的使...[详情]
在江浙民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吃杨梅时,顺便把杨梅核一起吞到肚里,毛茸茸的杨梅核在肠道内翻滚,可以把胃肠道里的脏东西带出来。不过,吃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