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报道了重庆市果蔬中农药严重超标的现象:对蔬菜、水果残留的敌百虫、甲拌磷三种农药残留量进行了定量的检测,结果显示油心菜、西红柿27件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11件,对梨、苹果等17件样品中,农药残留量超标5件,专家警告,人体摄入过量的有机磷农药,能引起能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神经性中毒症状。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生活栏目”中以“小心吃蔬菜”为题目介绍和通报了现代都市人因食用果蔬中含有的农药残留的令人提心吊胆的事实,专家介绍说:果蔬上的农药残留物主要是有机磷,而主要的化肥残留物是氮肥,其中大部分残留物是强致癌物,对人体极为有害。 接下来在看看农药超标食品对...
大棚果蔬:大棚里可以用防毒网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因此使用的农药较少。而且和自然界隔离,温度和湿度更容易控制,利于病害的控制。 当地和应季的果蔬:相对来说当季的蔬菜是在最有利于它的自然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病虫害都相对较少。本地的果蔬因为没有长途运输的过程,基本上都是成熟后采摘上市的,不用担心催熟剂等化学药品。 冬季的蔬菜:从季节上来讲,冬季农药残留偏低,春、夏、秋季偏高。这是...[详情]
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产生的。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详情]
京津冀三地农药管理联防联控协同发展机制近日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从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抽检到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三地全部实行联防联控。同时,三地农药质量和蔬菜农药残留抽检结果实行互认制。京津冀三地农药监管是否得力,事关百姓食品安全。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闫晓军介绍,三地构建农药管理联防联控协同发展机制,旨在规范农药市场秩序,逐步减少三地农药的使用数量,严禁高毒农药、禁限用农药在菜园、果园等农作物种植区域喷洒,大力推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切实保障京津冀三地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确保农民用上高质量的低毒农药,今后,京津冀三地将及时通报农药市场检查、检测...
据了解,市面上售卖的“有机蔬菜”其实并非真正有机。记者调查发现,有机蔬菜农残量超标,有机蔬菜使用农药已成潜规则,并且蔬菜种植过程中缺乏实质监管,消费者购买时需谨慎。9月10日,天津市消协发布2015年蔬菜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在随机购买的常规、绿色食品、有机3类共31件蔬菜样品中,认证蔬菜单项农残检出率高于常规蔬菜。北京知名有机蔬菜品牌“北菜园”、“翠京元”等均赫然在列。北菜园基地...[详情]
农药残留暗藏食品安全隐患。据报道,我国部分地区散户小菜农使用高毒农药现象普遍,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形同虚设。听上去令人觉得后怕,那么散户菜农究竟是如何种菜的呢? 视频截图散户菜农施肥打药全靠自己操作 增城区位于广州市远郊,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蔬菜产区之一。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当地的蔬菜种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大型蔬菜基地,给蔬菜打药施肥全是公司化管理;另一种则是以个体菜农为主的散户种植...[详情]
水果蔬菜,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吃的时候也要悠着点,有些不该吃的咱们千万不要碰,有些坏了的食品一定要扔掉...[详情]
前些日子,一段“晋江生产塑料紫菜”的视频热传,引发网民恐慌。李强荣说,想起被谣言牵连的紫菜生意,心里就难受。他家的15吨紫菜,一直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