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措施 采取切实措施,切断工业和城市“三废”等外源污染对耕地的污染是做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的重要保障,主要措施有:①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②合理施用化肥与农药;③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与管理;④增加土壤容量与提高土壤净化能力;⑤建立监测系统网络,定期对辖区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预警。 保护农产品产地的相关法规 近年来,我国制定和颁布的与农产品产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配套规章《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土地复垦条例》...
(1)种植地周边3公里内无污染源,主要指工矿和医院超标排放的“三废”( 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生产中使用的农药(有机磷、有机砷、有机汞、亚硝酸盐)。 (2)无公害种植地要尽可能选择在该作物的适宜区、主产区、高产区和独特的生态区。 (3)种植地要选择前作未种十字花科的作物、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宜耕性和适种性好,灌排水条件较好,旱涝保收,有一定交通条件...[详情]
如何选择农产品期货产品?农产品期货产品选择上需要多加注意,最好是选择有投资潜力的,一起走进佰佰安全网进行了解。...[详情]
在明确的产业政策信号驱动下,投资环保无疑也能挣钱。有测算认为,未来三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将超过10万亿元,将其比作一场投资盛宴并不为过。但同时也要看到,在过去三年环保投资中,每年新增1000亿元,其中近50%都由政府主导资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资本尚未充分入场。环保产业不是一项短平快的热钱生意,投入与回报周期都有独特的产业要求,只有构筑符合市场需求的投资结构才能兼顾环保产业的市场化与公益性。目前投资结构失衡成为阻碍环保产业发展与转型的硬伤,实现环保投资与回报的闭环过程亟须解决“谁来投资”和“往哪儿投”的投资主体及对象问题。不同于一般的市场化产业,环保产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同...
11月8日电 环保部8日发布《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要求不符合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未利用地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造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风险管控或治理与修复的责任。《办法》指出,县级以上地方环保主管部门应将农用地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在编制本地区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时,会同农业、国土资源部门明确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要求。环保部负责...[详情]
记者从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获悉,4日4时38分,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昆明东盟联丰农产品商贸中心发生一起火灾,支队接警后,调集10个中队36车154人前往扑救。 目前,火势已控制,明火基本扑灭。过火面积和伤亡情况还在统计核实中,火灾原因调查待火灾完全扑灭后立即开展。 据昆明交警五大队介绍,此次火灾火势曾一度蔓延到路边,因现场情况复杂,参战力量多,交通拥堵,6点40...[详情]
在生产方面,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产量均超过去年同期,农资企业、水产品加工企业与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复工复产...[详情]
“以前企业出现环境违法,只是对企业进行处罚。”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殷广平介绍说,为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今后,河北省将依据《河北省减少污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