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参加马拉松?首先应该有一定的运动基础。累积了跑步经验,身体才可以承受更长距离的跑步。参赛者最好已经有6个月的跑龄(有1年更好),再来准备一场马拉松。开始马拉松训练之前,需要具备一星期有24~32公里的跑量,维持几个月后,再做马拉松训练,身体需要适应跑步带来的冲击。而且要注意,不能只在跑步机上训练,还必须适应各种地形,至少1/3的时间是在户外练跑。参加一场马拉松前,最好先参加一些短程的路跑比赛,例如:5公里、10公里路跑。可以先习惯比赛的步调,调整情绪,甚至评估自己能不能负担比赛的支出。建议跑者可以先参加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
科学指出,经常坚持进行长跑,有利于改善人体心血管健康,降低各种身体会产生的病症和前列腺等其他器官疾病。长跑的好处还可以加速人体新陈...[详情]
女跑者心脏骤停跑者伸出援手争取到黄金4分钟4月22日扬州半程马拉松上,一位女跑者昏迷倒地,并且失去意识,路过的参赛跑友轮流对其进行救助,最终医生到来,挽回了女跑者的生命。据现场目击者拍摄视频反映,这个女子在6公里处倒下,碰巧路过的四名学过AHA(美国心脏学会)急救的跑者伸出了援手,首先疏散围观人群,然后拍打确认伤员意识,进行CPR(心肺复苏)急救,争取到了心脏急救的黄金4分钟。据悉,该女子目前已无生命危险。近几年我国马拉松比赛猝死事件呈上升趋势,仅仅去年,媒体报道的就有6起事故。2017年2月12日,2017港马,一位参加10公里跑的52岁女选手到终点前晕倒昏迷,被送往医院...
2016年12月10日,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开跑,两名参赛选手在终点附近突然倒地,最终猝死。赛事组委会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一名死者吴刚(化名),系替跑者。今年1月16日,吴刚的遗孀梁女士,对参赛资格转让者李华(化名),以及组织方提出索赔,要求双方赔偿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等在内共计近124万元。2月22日,厦门市海沧区法院受理此案。梁女士的...[详情]
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组委会发布公告,在上午举行的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两位跑者出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等情况,经全力抢救后,无效死亡。 通报称,跑者林某某在距离终点4.5公里处倒地,临近的医疗志愿者和骑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医师在2分钟内赶到现场,发现该跑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120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继续抢救,并送...[详情]
原本极限运动的马拉松变成如今的全民健身运动,全国各地都在定期不定期的举办,他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组办者准备好了吗?谁来评估与监管?...[详情]
按照环保部《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分级方法,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为最严重的六级——严重污染级别。北京马拉松赛前,组委会提醒...[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