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又是什么?转基因作物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对于可持续发展农业又有什么影响呢? 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是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能接受的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的产量,保障食物安全。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水稻每公顷减少农药施用量17公斤(80%)增加稻谷产量6%-9%。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在2011年中美农业生物技术研讨会致辞中说,解决中国和全球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粮食和其它农 产品(13.40,-0.16,-1.18%)的生产能力,而生物...
纵观整个农业发展历程,人类总共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这么几个阶段,而现代农业则是当前人们所处的最高级别的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侧重于经济化、机械化和科技化。现代农业依托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实现了资本、技术、知识的集约化发展。在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模式下,解决了人们的吃放问题,...[详情]
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补贴逐渐退去,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竞争 从2018年开始,国内将对汽车的碳排放交易进行管理,同时将车企的燃油消耗负积分与新能源车的正积分结合起来,由单纯的财政补贴,变成配额约束,以考核结果支配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资源倾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长期的制度保证。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补贴将全面退坡,进入市场化阶段。国家政策的这一转变,要求新能源汽...[详情]
现代农业是从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实现机械化种植开始的,它与现在频繁出现的生态农业一样吗?...[详情]
农业始终是最基础的产业,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壮大物联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一、现状及形势(一)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产业发展初具基础。无线射频识别(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全国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7日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地要切实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系统分析当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风险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综合施策,把地方政府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确保市场稳定。会议强调,各地要加快制定实施住房发展规划,抓紧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和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支持合理住房消费,...[详情]
“5年内,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日前,安徽省发布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中医将跟安徽老百姓更加亲近。《实施意见》称,到2020年,安徽省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每千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5年之内,安徽省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详情]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详情]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和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迎难而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