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病害 1、杜鹃黄化病 杜鹃黄化病,又名缺铁病、缺绿病。发病初期新叶叶肉褪绿、发黄,叶脉保持绿色,致使叶片绿色呈现网纹状。症状出现时,植物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轻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景观效果,严重时则全叶黄白色,病叶沿叶尖、叶缘向内焦枯,最后脱落,甚至整株枯死。同时,也会导致杜鹃花小且花期较短。叶片发黄的机理很复杂,可能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如水分的盈亏可引起旱黄、水黄,水土的酸碱度可引起碱黄、酸黄,光照的多寡会引起晒黄、阴黄,温度的变化可引起焦黄、寒黄,枝叶过于茂盛不进行修剪而内膛枝光照不足,也会造成叶片变黄脱落。 2、缺锌小...
杜鹃褐斑病菌为害杜鹃叶片,造成大量落叶,幼苗期甚至整株死亡。感病叶片初期生红紫至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展成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为多角形不规则病斑,直径1-5毫米,后期病斑黑褐色,中央有时灰白色,边缘不甚明显。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可以相互联结,潮湿时多在病斑表面生灰黑色小霉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摘除病叶,清除地下或盆内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以...[详情]
一、杜鹃花叶斑病 防治方法 1.秋季清除落叶并加以处理,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 2.栽植或盆花摆放密度要适宜,保证植株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夏季盆花放在室外阴棚内,以减少日灼和机械损伤等造成的伤口。3.开花后立即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10-14天喷一次,连续喷洒2-3次。 二、杜鹃花褐斑病 防治方...[详情]
杜鹃花褐斑病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可以相互联结,潮湿时多在病斑表面生灰黑色小霉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大...[详情]
男子家中洗澡离奇晕倒深三度烫伤,事后才发现,原因长时间遭90度热水浇脸引起,目前仍未脱离危险。同时医生提醒,不是所有烫伤都可用冷水冲洗。58岁男子放水准备洗澡时,突然眼前一黑晕倒,此时,出水已被调到接近于最高温度,而且花洒恰好对着其面部,从太阳能里出来的八九十度热水,全部浇在他脸和脖子上,热水浇脸持续了很长时间,伤者脸色由红发紫。昨日,记者从徐州九七医院了解到这起离奇事故,医院表示患者为深三度烫伤,入院第二天就向家人下了病危通知书,目前,患者仍未脱离危险。放水洗澡时突然晕倒 惨被花洒热水浇脸伤者王师傅今年58岁,家住新沂市新店镇某村,9月14日王师傅被家人送到九七医院治疗,如...
据福建省气象台消息,台风“杜鹃”今天上午8:50在福建莆田秀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33米/秒)。登陆后,“杜鹃”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受台风影响,今明两天,浙江、福建、台湾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同时,由于“杜鹃”登陆期间正值天文大潮,浙江、福建沿海地区将会出现风暴潮。目前,福建省已紧急安全转移海上作业人员16万人,浙江省...[详情]
台风杜娟从福建之后迅速向多省市转移。现已减弱,有地区受影响严重。“杜鹃”影响,今日江西有雨台风“杜鹃”于9月29日17时在福建省连城县境内,由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低压,并于18时前后,由福建省宁化县移入江西省石城县境内。受此影响,9月30日,江西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赣北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赣中阴有中雨,局部大雨;赣南阴有阵雨,局部中到大雨。这影响不了大家国庆假期的出行计...[详情]
台风“杜鹃”还未登陆福建,厦门已迎天文大潮。今天上午,一些沿海低洼地段已被上涨的潮水淹没。详情请看佰佰安全网梳理。...[详情]
截至28日8时,温州、台州、舟山、宁波等4市共转移80914人;全省22854艘渔船在港避风或处于安全水域,2560艘非渔船已在港。...[详情]